来源:求是网 作者:刘杰 近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一篇关于湖北职称评审开啃“唯论文论”的硬骨头,教师实行分级评审,试图扭转“重科研、轻教学”局面的报道,顿时让笔者感到非常振奋,似乎看到了高校教育的制度改革已不再是一个书面材料或者口号,已有地方先行试水,初见实效。这也有利于让更多的高校教师以及管理者们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教育的本源是什么?向传统评审模式亮剑,树立评审改革新风,期待成为新常态! 如报道所说,“职称评审制度被诟病由来已久,评审黑幕、论文垃圾、学术泡沫,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职称评审制度有关系。书教得再好,只要没有论文,大学老师也难评副教授、教授。”这是高校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已司空见惯。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核心论文的发表数量是从讲师至副教授、教授晋升之路上的必备条件,也是提升工资薪水以及其它个人礼遇的需求。因为这个“必备条件”也衍生出了“学术与商业”的各种利益链条,如花钱发表学术论文,请人进行评审课题,这都是职称评定规制下带来的弊病。试想如果一篇核心期刊上无引用量的学术论文,一个不能投入生产的发明专利,这种“核心”和“专利”其价值还有什么意义。 教育制度的导向和大学发展的定位都已到了尽快调整的时候。牢牢扭住“教书育人”这一宗旨,发挥好高校教育引领功能,不能盲目沿着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惯例之路奋斗,大力鼓励科研,刷新纪录,让拥有多少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多少科研成果来决定“高水平”大学的身份,而忽略大学教育的本质,忽略追求争创教学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的教风,使教师无心花费精力在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加教学内容深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而把精力都用在了申报科研项目上,最后学生却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当前的评审制度以及高校的发展思路已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顶层设计,不能搞“一刀切”,各类教育机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最可行的改革路径。 另外,教师的“总开关”问题也到了比任何时候都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阶段。“重科研、轻教学”很容易使教师产生不良的价值导向。而作为高校教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都没有解决好,那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也就成了镌刻在墙壁上的一堆“文字”失去了任何意义。如果教师都为了评审职称去追求个人名利,忽略真正的学术和教学,校园这篇净土也将慢慢被污点所侵占,而台下的学生很难不受影响。至此,让笔者不由想起了去年作古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宗教学教授方立天先生,1983年,正逢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职称评定时,因为提了一些建议,希望让职称评定更加规范。谁知却捅了“马蜂窝”,让本来在副教授的评定中排在前列,却在后来公布名单时被拿掉了。而方先生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并说“这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真才实学,把课上好,把科研搞好。”1984年,方先生已50岁,中央提出要在部分重点大学的文科类专业中选拔一批年轻一点的正教授,推动青年人才的涌现,哲学学科全国一共要评5个。经学校推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审定,方立天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正教授。在这个时代,想必很多人都怀念这样的故事,因为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高校教师精神。“要‘静心专一’,杂念多不容易看好书,浮躁写不出好东西,要甘于寂寞,坐冷板凳。”方立天先生说过的这些话,时常在脑海里浮现,也成为了鞭策自己前进的力量。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应该成为任何一个时代各个层次教育机构重点考虑的问题。学校应该多在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生的切实需求上找对策,多关心教师的生活问题、工作问题,不能用科研成果来衡量一位老师的水平,专心教学的老师也不应该因为集中精力教学而得不到与科研成果做的好的教师同等的待遇。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