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与北京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遵循国际通行的办刊惯例,实行主编、副主编负责制;所有刊出稿件都必须经过同行评议。从1997 年起被SCI 收录。2017年网络版平均出版周期为61 天,印刷版为185 天。
1 文稿形式
《物理化学学报》接收的文章类型有亮点、通讯、展望、专论、综述、论文。除亮点外,其他类型文章都应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论、TOC 等内容。
1.1 亮点:对物理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和学术性评论,以第三人称撰写,重点介绍、推荐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可以包括必须的公式、图、表,但应避免技术性细节和难懂的专业术语,以便广大公众能理解。文章篇幅以少于1000 字,文献不超过10 条为宜,不需要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论、TOC 等内容。
1.2 通讯:快速发表在物理化学方面具有原创性、重要的研究结果,文章篇幅以3000–4000 字为宜。作者在投稿时应说明文稿以通讯发表的理由,以便于同行评审时参考。
1.3 展望:就最近的一个研究热点进行深度分析,在谈及重要贡献者和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可能取得重要进展的方向或/和潜在的挑战。展望可以就争论点进行阐释,也可提出推测性假设。对文稿的篇幅不做限制。须提供通讯作者的相片和简介(每位通讯作者不超过100 字)。
1.4 专论:系统、深入地总结和评述作者本人及课题组在物理化学领域历年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展望。
文章的主体内容应该是作者介绍自己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成果,可以少量篇幅与他人研究工作进行比较。需要明确指出可能存在的争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在物理化学领域的重要性。对文稿的篇幅不做限制。须提供通讯作者的相片和简介(每位通讯作者不超过100 字)。
1.5 综述:对某一活跃和快速发展的物理化学领域进行有深度的梳理和评论,评论内容必须是基于作者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接受文献总结。对文稿的篇幅不做限制。须提供通讯作者的相片和简介(每位通讯作者不超过100 字)。
1.6 论文:报道对物理化学领域有潜在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基于通讯的研究论文必须有实质性的拓展,而不是简单提供详细的细节或增加样本数。文稿需要全面、清晰、简明地描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对文稿的篇幅不做限制。
2 文稿准备
2.1 接受用英文或中文撰写的稿件。英文稿件录用后优先发表。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中、英文稿均需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与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稿请注明中图分类号。
2.1.1 文章题目宜简单明确,能突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独特之处,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文题中尽量避免使用“研究、探讨、初探”等词语。英文题目实义词的首字母用大写,其余小写。
2.1.2 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姓为全部字母大写,名为首字母大写,双名两字之间不加连字符,如OUYANG Guobin (欧阳国宾);请在通讯联系人姓名右上方标注*号。作者的署名及顺序以投稿时文稿上标注的为准。作者英文单位使用全称,不用缩写。
2.1.3 请在文章首页脚注中给出通讯联系人的Email 地址和电话;稿件报道的工作若有基金资助,请在首页脚注以中、英文注明项目准确的基金名称及批准号。
2.1.4 中文和英文摘要按照“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中文摘要应能简明、确切地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给出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推荐篇幅为200–400 个字;为了增大文章的国际影响力,作者请提供较为详细的英文摘要,除了与上述中文摘要相同的要求之外,应对文章的创新性内容、研究方法、关键性的实验操作和计算细节、重要的结果和主要结论进行略为详细的阐述,推荐篇幅为600 个单词左右。摘要中尽量不使用复杂化学结构式、图片和公式。不推荐在摘要中引用文献,除非文章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结果。
2.1.5 英文关键词需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并有5–8 个体现文章特点的关键词,尽可能不使用题目中已有的词。
2.1.6 引言部分讨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已报道文献的结果,不宜简单描述某某做了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和结论,而应进行有深度的归纳和总结。引言需清楚并简明地说明研究目的、重要性、创新性和对该领域的新贡献,但不需要在引言中交代具体的结果或结论。
2.1.7 为便于感兴趣的读者重复实验(计算)结果:实验部分应交代足够的实验细节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特殊试剂需要给出厂家和纯度,常用试剂只需给出纯度;主要仪器需要给出厂家和型号以及主要的实验参数;计算部分应交代计算所用程序、计算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所用参数。
2.1.8 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准确地呈现主要结果,并注意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应结合文献结果进行有深度的讨论,而不仅仅是描述结果,建议讨论结果的重要性并能与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相呼应。
2.1.9 结论部分给出研究取得的结论,可适当评论结果的意义以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专业术语的缩略语、略称或代号,在首次出现时需注明其全称或加以说明。
2.3 文稿中的物理量(量符号需用斜体)与单位推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 量和单位”的规定表述。
出现组合单位时,请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加点乘符号,如J•K−1•mol−1。物理量如需加注上、下角标说明时,其字符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如:SBET、rn 等。
2.4 文内较长或需突出的公式,推荐单独占一行并居中。有机化合物及一般配合物尽量不写结构式,尤其是在行文及表格中使用时,请采用简单的化学式或以适当的化学名称表示。对一些复杂的结构式,可将该化合物作为图编号,正文及表格中使用其编号。
2.5 行文内书写含分数式的公式时,请用斜分数线,如ΔS = Qr/T,θ = b/(1 + b)。带根号的公式,请用幂的形式表示,如F(α) = 1− (1 − α) −1/2。较复杂的以e 为底的指数,以exp 形式表示,如exp(−Ea/RT)。
2.6 推荐文稿用WORD 2003 以上版本录排,小四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颜色选为黑色,文题和节标题加粗,1.5 倍行距。请尽量不要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简单的字母、符号和公式。希腊字母(如α,β)请直接插入相应的字母,不要用英文字母(a,b)变换成Symbol 符号(α,β),以避免因转换字体使其不能正常显示。文稿双栏排版。
2.7 图表
2.7.1 图、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2、图3…,表1、表2、表3…),并且所有图、表均应在正文中被顺序提及。
2.7.2 为便于国外读者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图、表有对应的中英文图题、表题(英文文章不需要中文图题、表题),图题、表题应尽量简短,将说明性文字以及对图表中使用的符号的解释说明放在图注、表注中;图注、表注及图表中的各项表述只使用英文。
2.7.3 图可用*.TIF、*.JPG、*.PCX、*.BMP 等格式,推荐优先使用*.TIF。曲线图推荐用Origin (8.0 及以上版本)做图,并将Origin 原图插到Word 文档中,无须转换为JPG 或TIF 图。单栏图片最大尺寸为8 cm × 20 cm,通栏最大尺寸为17 cm × 20 cm,通栏的宽应大于10.5 cm。图的分辨率应达到或超过如下标准:黑白曲线图600 dpi,灰度图300 dpi,彩色图300 dpi。
2.7.4 图应墨黑线匀、曲线位置适中美观,曲线的粗细是坐标轴的2 倍。图中曲线达两条以上而需加以区别者,推荐以字母编号,图中的数字、字母等一律用Arial 字体。图中坐标刻度线应朝向图内。照片要求层次分明,有足够的反差;显微图片应标明尺寸比例。
2.7.5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格栏目要配置适当。
2.7.6 图的坐标及表头栏目应使用该物理量的符号(勿使用复杂的英文全称)与其单位符号的比值,如ΔG/(kJ•mol−1)、T/K、t/s,图的坐标分度及表内只列数值。
2.7.7 文中图、表应是表达文章主题所必须的,同一批实验数据不应重复表述于图、表中,更不能为增加篇幅,而将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图、表放在文章中。若一些图、表对文章主题有辅助作用,可只作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发布到网站。
2.7.8 请尽量提供彩色图片,以利制作彩色PDF 文档。用Word 软件处理图文混排的文章时,请将图以嵌入方式插入文章中相应的位置,以免图片发生不可预知的移动。
2.8 参考文献
2.8.1 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中文文献均以英、中对照形式著录。如文献的作者少于10 位,则全部照录,如文献的作者多于10 位,则只录前10 位,后面用et al.表示。引用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类期刊最近刊出的文章,能突显出文稿内容对《物理化学学报》读者的重要性。请恰当引用《物理化学学报》以及您自己的前期工作。
2.8.2 文献著录等效采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 的格式,在使用Endnote,Reference Manager,ProCite 等软件插入和管理文献时,请选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 的文献样式。以下是具体示例,更详细情况可参考The ACS Style Guide。
2580
2.8.3 文献按在文中(图、表中引用的文献在正文中也要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从‘1’开始编号,在句子中的适当位置以不加括号的上标形式标注。句子或从句的引用,将文献编号放在标点符号的前面(如…取得了进展1,2,)。提及被引作者时,将编号放在被引作者姓后;2 位作者的文献将2 位作者都列出(如张文兰和李奇思3);3 位以上作者,只列出‘第1 作者+等’;引用同一责任作者的多篇文献,以‘责任作者+其合作者(或同事)’形式表示(如王武与其合作者2,4–6)。引用多篇文献以逗号分开,中间不加空格,3 篇以上连续文献,以一字线连接首、末文献编号;文献列表中将文献编号放在圆括号中(如(8))。
2.8.4 期刊:按a“作者. 刊名缩写. 年, 卷, 页.”顺序著录;b 对每期页码从1 编号的期刊,以‘卷号(期号)’形式给出卷、期号;
c 对于增刊, 以‘卷号(Suppl. 期号)’形式给出卷、期号;d 对没有卷号,尤其是每期页码从1 编号的期刊,以‘No. 期号’形式给出期号。刊名缩写参照CASSI,即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Source Index,也可从SCI 网站(isiknowledge.com/jcr)查询SCI 收录期刊的ISO 缩写形式;刊名为一个单词的不用缩写。期刊需录入doi 号,有部分文献无doi 号则不必添加。
例1a Sahu, S.; Goldberg, D. P. J. Am. Chem. Soc. 2016, 138, 11410. doi: 10.1021/jacs.6b05251
例1b Hulling, P. Chem. Eng. News 2005, 83 (42), 7.
例1c Ao, B. Y.;Ye, X. Q.; Chen, P. H. Acta Phys. -Chim. Sin. 2015, 31 (Suppl. 1), 3. [敖冰云, 叶小球, 陈丕恒.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 (Suppl. 1), 3.] doi: 10.3866/PKU.WHXB2014Ac01
例1d Goldberg, I.; Bernstein, J. Chem. Commun. 2007, No. 2, 132. doi: 10.1039/b609263b
2.8.5 专著、译著:按“著者. 著作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卷, 页码范围.”顺序著录。
例2 Schmickler, W.; Santos, E.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2nd ed.; Springer: Heidelberg, 2010; pp. 99–113.
例3 Oyama, M.; Umar, A. A.; Zhang, J. D. Recent Advances in metal Nanoparticle-Attached Electodes. In Advanced Nanomaterials; Geckeler, K. E., Nishide, H. Eds.; Wiley: San Francisco, 2010; pp. 171–188.
例4 Casser,R.P.H.An Introduction to Chemisorption and Catalysis by metal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1991; pp. 228–241; translated by Zhao, B. Y., Wu, N. Z., Bu, N. Y. [Casser, R. P. H. 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导论. 赵璧英,吴念祖, 卜乃瑜,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28–241.]
2.8.6 会议论文:会议文集必须为正式出版物方能列为参考文献。须按“著者. 题名. In 文集名, 会议名, 会址, 开会时间; 编者, Eds.;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页码范围.”顺序著录。
例5 Zhao, X. S.; Ugliengo, P. Cata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n Catalysts of Graphene Supported Platinum. I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Surfaces,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Trieste, Italy, Sept 13−20, 2008; Zecchina, G., Cost, P., Morterra, D., Eds.; Elsevier: Amsterdam, 2009.
2.8.7 专利:按“著者. 专利题名. 专利号,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顺序著录。
例6 Li, X. H.; Geng, W. G.; Pan, W. P.; Duan, H. L. Synthesis of 1-Diester-3-alkyl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CN Patent 10 032 669.X, 2005-01-04. [李雪辉, 耿卫国, 潘微平, 段红丽. 1-双酯基-3-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CN10 032 669.X[P]. 2005-01-04.]
例7 Jantschoff, K.; Lensen, F. C.; Kiudrowski, P.; Mossing, W. Pt/FTO Counter Electrode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Prepared by Sputtering-Displacement. Eur. Pat. Appl. 7458483, 2009.
2.8.8 学位论文:按“著者. 题名. 学位, 授予单位名称, 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时间.”顺序著录。
例8 Liao, W. Study on Novel Protein Chip and Biosensors based on FTIR-ATR. Ph. D. Dissert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2005. [廖玮. 新型蛋白质芯片及基于全反射红外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 2005.]
例9 Cao, P. Z. Simulations of the PEMFC Catalyst Layer by Monte Carlo Method. M. S. Dissert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2007. [曹鹏贞. PEMFC 催化层的Monte Carlo 模拟[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7.]
2.8.9 电子文献:按“获取或访问路径(访问日期).”顺序著录。
例10 http://www.whxb.pku.edu.cn/EN/volumn/current.shtml (accessed Nov 25, 2014).
2.8.10 软件:按“著者. 软件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顺序著录。
例11 Frisch, M. J.; Trucks, G. W.; Schlegel, H. B.; Scuseria, G. E.; Robb, M. A.; Cheeseman, J. R.; Montgomery, J. A., Jr.; Vreven, T.; Kudin, K. N.; Burant, J. C.; et al. Gaussian 03, Revision B.05; Gaussian Inc.: Wallingford, CT, USA, 2004.
3 投稿
3.1 推荐在线投稿(www.whxb.pku.edu.cn),在线投稿若有困难,请将文稿发到编辑部Email 信箱(whxb@pku.edu.cn)。
3.2 请随文稿附短函(Cover Letter)说明文章的亮点(创新点),通讯联系人(应为本文学术负责人或单位相对稳定的人员)及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及邮编、电话、Email、传真),推荐三个以上的专家审稿,并声明单位和作者署名无争议。
有外籍人士署名的稿件,需附该人士同意在我刊发表此稿件的信函(或Email)。
4 稿件的审理和费用
4.1 收到稿件1周内由主编、副主编对稿件进行初审,并通过Email 将初审结果通知作者。请按通知要求提交经全体作者签署的版权授权书。同行评审平均周期为14 天,但有时因审稿专家非常忙,评审时间会比较长,但一般不会超过3 周。
经审理拟刊用的稿件,责任编辑将同行评审结果和格式方面的修改建议一起返给作者。
4.2 按审稿意见修改并经进一步审核和加工后,文稿将进入发排和组版状态(可登陆投稿系统查询),若需录用证明,请与责任编辑联系。
4.3 从2008 年起停止收取稿件评审费(注册费)。
4.4 从2015 年7 月起,停止收取版面费。彩色图片在线不收取费用,若需彩色印刷,收取成本费用800 元/印刷页。期刊印出后,赠送每位作者当期期刊1 本。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北京大学
帐号:0200004509089131151 (信汇单上请注明:物理化学学报+ 稿件编号(或者通讯作者姓名))
4.5 我刊刊发的文章被文摘类刊物及检索机构(如ISI、CA、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无偿收摘,全文电子版在我刊网站和期刊全文数据库网上公布(如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台湾CEPS)。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事先声明。
5 通讯地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00871
Tel:+86-10-62751724,62756388,Email:whxb@pku.edu.cn
刊物网址:http://www.whxb.pku.edu.cn(亦可从北京大学主页中的科学研究/学术期刊页面进入)
《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
2017 年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