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世界》
一、初次出现
1.专著
著作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
示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
ü 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
ü 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2. 译著
著作者:《著作名》多卷本卷次(译者,校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
示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3. 编著
(1)仅有编者的著作,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入“编”或 “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
示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2)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与著作类注释基本相同,但须在书名号后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编者姓名,再在括号后加逗号。
示例:
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4. 文集内文章
(1)编者未署名的文集
作者:“篇名”,载《著作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
示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2)编者署名的文集
作者:“篇名”,载《著作名》(主编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
示例: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5. 期刊、杂志
作者:“篇名”,载《期刊、杂志名》卷次,页码。
示例: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6. 引用报纸文章
(1)署名文章
作者:“篇名”,注明年、月、日的日期《报纸名》,版次。
示例:
陆全武:“国营企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994年8月20日《经济日报》,第3版。
(2)不署名文章或报道
“篇名”,注明年、月、日的日期《报纸名》,版次。
示例: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199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第7版。
二、再次引用同一著作中的资料
注释中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的页码;如引文出自报刊文章,报刊名称及出版日期则可以“上引报刊”四字代替。
示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第79页。
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一分册,第140页。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第435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上引报刊,第44页。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上引报刊,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