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财经  经济  旅游  数学  教育  实践  新课程  知网  发明与创新  现代语文 

开放存取,版面费和三流学者!

   日期:2019-11-24     浏览:20    评论:0    
核心提示:(扫一扫,手机查看更方便!)一,引言拙文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的论文版面费,惊心触目!!发布后,许多人纷纷表示反对,

开放存取,版面费和三流学者!

(扫一扫,手机查看更方便!)

 

一,引言

 

拙文“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的论文版面费,惊心触目!!”发布后,许多人纷纷表示反对,代表性的意见如下:

 

一,传统出版模式的订阅费用是由科研财政代付,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出版模式下作者支付的费用可以由科研财政代付(科研基金或单位代付),但是传统出版模式采用订阅方付费的方式,不利于学术成果交流,而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出版模式只需作者付费一次,便可永久免费传播。这样更能促进人类知识传播!

 

二,国外有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提倡开放存取(open access),甚至有专门资金用于开放存取费用。

 

第一种反对意见是典型的坐井观天的肤浅论调,仿佛除了作者付费,订阅付费就没有其他选择,提出这种反对意见的人,要么对开放存取(open access)道听途说,一知半解,要么就是故意混淆视听,企图浑水摸鱼。其实这种反对意见我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三年前我就参与了这类争论,也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清楚了。但我愿意再一次反驳这种意见,以正视听!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

 

二,开放存取出版的前世今生

 

开放存取(open access)有别于传统的付费订阅出版模式,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采用开放出版资源,数据库,让所有用户免费下载传播的出版模式。比起传统模式,这种新型的出版模式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使得投稿,出版,传播更为便捷。开放存取(open access)变革运动早期有标志性的事件是70年代计算机学家创立的开放存取数据库  anonymous ftp archives和90年代物理学家创立的开放存取数据库arxiv,特别是后者,已经涵盖几乎所有自然科学领域的一百多万篇学术论文,而且以每个月将近10000篇的速度增长,目前这个数据库已经成为许多学术界学者公布自己成果的首选之地,也是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运动的领头羊。类似这样的开放存取数据库(OA Repositories)现在已经非常多了,比如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开放存取数据库(OA Repositories)PubMed Central (PMC)目前已经有2百多万篇论文,全部是免费。在网站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Mandatory Archiving Policies (ROARMAP)登记的开放存取数据库有761个,包括全球520个大学和75个科研机构自己建立的数据库,这些登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要求自家的科研人员把发表,或未发表的同行评议论文在数据库中公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据库的运营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除了开放存取数据库(OA Repositories)外,采用开放存取(open access)模式的最早一批学术期刊出现在八九十年代,之后不断增长,由于互联网的普及,2000-至今是一个爆发期,开放存取期刊大批量增长。但很遗憾,这批新生的开放存取期刊中,许多都沦为单纯的敛财期刊,其中有一部分很快就消亡了。

 

目前开放存取(open access)出版大致有两种模式:

 

一, 绿色开放存取(green open access

 

这种出版模式是,把论文发表到传统期刊上,但同时把论文发布到上面提到的各种开放存取数据库(OA Repositories)上,让大家都可以免费下载,并不是所有学术期刊都允许这么做,但根据倡议这种出版模式的网站SHERPA/RoMEO的统计,目前有超过22000个学术期刊,2168个出版商采取这种允许自存储的办法(open access self-archivingpolicies),而且越来越多的期刊和出版商加入这个队伍,这里面包括大部分传统主流学术期刊,这些期刊虽然没向开放存取转型,但允许作者自己开放存取( self-archiving)。这正是开放存取(openaccess)运动的一个最主流的趋势!

 

第二种反对意见提到欧美有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支持开放存取(openaccess),其实他们大部分支持的正是这种绿色开放存取,除了上文提到的响应的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Mandatory Archiving Policies 520个大学(包括几乎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和75个科研机构外,我还想再举几个标志性的事件:

 

2008年美国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采用所谓的Public Access Policy 要求所有有NIH 资助的论文必须在被期刊接受后立刻共享到开放存取数据库 PubMed Central,2013年,美国政府开始逐渐致力于把这个计划推广到所有由政府财政支持的科研成果!

 

加拿大健康研究中心 (CIHR) 从 2007要求他们的科研人员必须把科研成果共享到免费的网络数据库 (他们推荐PubMed CentralCanada) 或他们研究中心自己的免费数据库. 这是首先采取这种(open access self-archivingpolicies)的加拿大研究机构,之后加拿大的其他两个大型科研机构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ouncil (NSERC) and the Social Science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SSHRC)也开始效仿。

 

欧盟科研委员会(European Research Advisory Board)也启动了OpenAIRE 计划 (Open AccessInfrastructure for Research in Europe)鼓励成员国的科研论文共享到开放存取数据库(OA Repositories),或者在很短的限期后共享。

 

二,金色开放存取(golden open access

 

这种出版模式是直接开放发表在期刊的论文,让所有读者都可以免费获取。这类期刊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放存取期刊(OA journals),除了许多新生的开放存取期刊,许多传统期刊也纷纷转型为开放存取期刊。这类期刊由于没有出售数据库给读者,面临一个维持运营的问题,许多期刊采用向论文作者收取版面费的方法,所以根据这个标准,开放存取期刊可以分为收费开放存取期刊和双向免费开放存取期刊。双向免费开放存取期刊的维持运营的收入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研究机构,研究基金,财团的资助,捐赠,广告等。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大约有70%的开放存取期刊(OA journals)是双向免费的,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这才是开放存取(openaccess)运动的另一个主流趋势!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出版社不被利益诱惑,守好论文的录用门槛,保障论文的学术质量。而这正是国际学术出版的另一个主流趋势!

 

除了这两者出版模式,最后还有所谓的延期开放存取期刊(Delayed open access journals),在论文正式发表几个月或一两年后开放论文存取(其中几个月或一年内开放论文存取的期刊占77.8%),这种出版模式也是十分接近双向免费开放存取,在国际学术出版界也占有不小的份额,比如美国数学学会的一些期刊就采用这种模式。

 

近年来还出现了以arxiv等免费数据库(OA Repositories)为依托的开放存取期刊,也是双向免费,比如数学期刊SIGMA,Discrete Analysis,计算机期刊Logical Methods in Computer Science。

 

所以在当今国际学术出版界,开放存取(open access)确实是大势所趋,但采取开放存取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在这其中,收费的开放存取期刊特别是收取高额费用的敛财期刊——这其中最典型的五个Plos one,  Hindawi ,BioMedCentral,Scientific Reports,nature communication———根本不是主流!

 

那种认为要么订阅付费要么发表付费的反对意见真的可以去死了!!!

 

三,三流学者的鼓吹呐喊

 

那么有人就会问:

 

既然根本不是主流,那为什么中国学者如此热衷向这些敛财期刊投稿,每年向国外出版商“进贡”数十亿的论文版面费!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国外出版商的唯利是图,疯狂扩张,但这是商业行为,去谴责他们意义不大!如此巨大的利润,连一些国外老牌出版商也加入捞金行列,比如Nature出版集团就采取了十分精明的运营策略,他们的《Nature》当然是顶级学术期刊,但他们又按级别开了两个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 和Scientific Reports。Scientific Reports和Plos one 一样来搞不拒,但每篇论文版面费高达一万人民币,而且现在一年有将近一万篇了,和Plos one 一样是一个巨无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 整体水平会好些,但一篇论文版面费居然高达3万多元!许多达不到nature communication水准的投稿论文会被建议转到Scientific Reports而不是直接拒掉。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这些期刊完全是依仗《nature》的金字招牌,挂羊头卖狗肉。许多人向这些期刊交钱发文章后,利用《nature》的招牌,在国内大肆吹嘘“重要结果发表在《nature》子刊”,这些号称nature子刊的期刊,其实中国人文章占有相当的比例,比如Scientific Reports上中国人的文章已经占将近4成。

 

但最应该归咎的其实是中国学术界和其中的许多无良的三流学者,在中国靠版面费发表论文早就是公开的潜规则了,许多十分有头有脸的本土学术期刊都沦为赤裸裸的敛财机器,比起国外的敛财期刊,真是有过则无不及。在这种恶劣的学术生态环境的浸淫下,向国外期刊交版面费发论文也早就被认为稀松平常了。由于学术无能,在中国,许多三流学者没办法在真正的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所以只能选择敛财的国外学术期刊。而这些期刊,为了追逐高额利润,自然大大地放低门槛,并且疯狂扩张,成为了中国三流学者的最爱!中国人的论文在这些期刊扎堆出现,交叉滥用,又把影响因子哄抬上去,结果是许多不入流的垃圾期刊,由于影响因子虚高,在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里变成高级别期刊,中国的许多大学居然用数万元甚至更多钱来奖励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

 

这些敛财的国外学术期刊,审稿过程非常不严格,有大量伪审稿现象,有证据表明经常有论文代写代发中介机构参与其中。去年轰动整个国际学术界的BMC(BioMed Central)41篇论文撤稿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实这些敛财的国外学术期刊经常有撤稿的新闻,而这些被撤的稿件,几乎清一色来源于中国!!

 

这些三流学者当中,许多人(要么就是Plos one,  Hindawi ,BioMed Central,ScientificReports等期刊,出版社的编委,要么就是已经在上面发表了不少论文)极力鼓吹这种收费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你唱我和,呐喊助威,只有这样才能浑水摸鱼,使他们的行为和利益正当化,吹捧这种出版模式,就可以抬高那些敛财的国外学术期刊的身价,而抬高那些敛财期刊的身价,就可以抬高他们论文的水平!至于他们宣扬的什么“开放存取,促进人类知识传播”,跟他们有半毛钱关系!!

 

谈到这里,我忍不住想骂一句:

 

士之无耻,是谓国耻!!!!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明令禁止用科研基金资助版面费在一些大肆敛财的大型学术出版社发表论文,比如耶鲁大学从2007年开始就不再为臭名昭著的BMC(BioMed Central)上发表的论文资助版面费!但这只能治标不治本,因为即使自掏腰包,许多三流学者一样会去Plos one,  Hindawi ,BioMed Central,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和出版社上发文章,因为这些发表的文章可以在他们的学校换来比版面费多数倍的科研奖励,还可以用来评上各种教授博导,申请到各类基金,简直是一本万利!而且许多大学为了追求成果,追求政绩,甚至鼓励在这些

 

去指望改变科研评价体系更是不靠谱,因为这套科研评价体系已经绑架了巨大的利益集团,你不可能指望他们自己拿自己开刀!

 

近期,本人将在《学术周刊》陆续发布抵制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 Hindawi ,BioMed Central(BMC)等出版社的倡议书,号召学界同仁对这些臭名昭著的出版商采取不投稿,不审稿,不担任编委的措施,用学者的口碑对抗官方腐朽的学术评价体系!目前已经有28位高校师生响应抵制Hindawi出版社!

 

注: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学术周刊》(微信号:xueshuzhoukan)”

 

 

 
打赏
 
更多>同类期刊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期刊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要删文章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我要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