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财经  经济  旅游  数学  教育  实践  新课程  知网  发明与创新  现代语文 

跨文化方法论成为新兴学科——让中国更好地与世界对话(深聚焦)

   日期:2019-11-24     浏览:11    评论:0    
核心提示:在美国人心中,最熟知的中国符号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董晓萍的研究结果出人意料:不是中餐,也不是民歌,

在美国人心中,最熟知的“中国符号”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董晓萍的研究结果出人意料:不是中餐,也不是民歌,而是“中国历史文明”和“中国制造”。

 

不沟通,如何相互了解?

 

日前,“跨文化方法论”在北师大成为一个新的学科,课程由中法教授共同讲授。所谓跨文化研究,就是从差异出发研究人类的文化模式,生存、思维、语言、行为、交流、视角等,目的之一是揭示存在于文本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探讨各文化间可能的联系、对抗、相关性、交流和互动。

 

意义何在

让世界聆听中国,让中国聆听世界

 

“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衣甲马上鞍……”在陕西华阴,几位来华留学生被老唱腔深深吸引。对中国传统艺术,留学生们感到陌生而新鲜,他们兴致勃勃地学着唱老腔、打长板、做皮影。“我们不仅迷上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要为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

 

在当今社会和国际环境下,跨文化交流意味着什么?

 

“人类发展到今天,经济发展,互联网发达,各国人民交流增多,但战争并未停止,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冲突。”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指出,“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学者坐到一起,研究不同文化相互理解、跨文化研究方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乐黛云认为,从正面说,跨文化交流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两种文化的交流就好像两个圆,可以相交,可以相切,也可以相互重叠。但即使是相切、擦边而过,也跟没有接触是不一样的,文化在相切的瞬间,可以吸收很多东西,让自己原来的文化得到启发,从而产生新的东西。

引人注意的是,北师大的“跨文化方法论”讲座并不是“你讲我听”,而是中法专家同台互动,通过对话互通有无。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讲座的可贵之处在于,让我们了解到外国汉学家用什么眼光、站在什么角度看待中国文化,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在交流中作出相应的阐释,将中国优秀文化准确传达出去。”

 

高校作为学术自由交流、专业知识研究的平台,已然是跨文化研究理论建设和实践领域的主场。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成立的跨文化研究中心已有29个,涵盖理论建设、文化比较、全球化研究、媒体传播、人际交往、企业管理、国际比较教育和汉语教学等多个领域。

 

如何进行

树立文化自信,追求平等互动

 

那么,不同文化之间如何对话?学者们指出,跨文化交流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保守主义,认为国外文化不要去碰,要保持自己的原汁原味;另一个则是激进主义,试图把自己的文化灌输给对方,实行文化单边统治。

 

“这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切’、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思想、新文化,进而就会有新发展。”乐黛云指出。

 

把握好跨文化交流的火候,首先要站稳自己的脚跟。专家表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乐黛云认为,要“共赢、互通”,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之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诠释,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各民族的多元共存,开展对话沟通,并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

 

中国进行跨文化交流,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和而不同、以德化人。”在乐黛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都可能对多极均衡、多元共存的世界作出贡献。

 

据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李国英教授介绍,“跨文化方法论研究首期讲座”依托北师大民俗学、语言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三大传统文科。李国英说:“三者都重视对科学方法论的探讨,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坚持‘保持自我,理解对方’的学术理念,把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和学术凝聚到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与对话”。

 

“将跨文化的研究集中到方法论上,是非常智慧的。”王宁说,“文化有差异,但方法可以彼此借鉴,在每种文化适合自己文化的研究方法中,都可能蕴藏着共有的方法要素,而更多的科学方法是为世界共有的。所以,研究方法的交流是跨文化对话的一个开端”。

 

难点在哪儿

打通语言障碍,培养跨文化人才

 

“文化的偏见,往往是由于不能精准地传译,无法准确地理解造成的,所以培养中西文化兼通、外语和学术水平俱佳的桥梁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北师大文学院分党委书记王立军指出,比如中文中的“礼”,含义何等丰富,但在西方语言中,往往被简单地翻译成了“礼节”或“礼仪”,以致给外国读者造成误读。

 

跨文化交流的“门槛”之一,就是语言障碍。学者指出,在国际交流日益深入广泛的当下,只有打通语言障碍,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语言能力,还需要将所学语言与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进而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外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说。

 

正是在这样的初衷下,不久前,北京大学启动了“‘一带一路’外国语言与文化系列公共课程”项目,自2015年秋季学期起,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总计40门语言和文化类课程,其中包括32门语言类课程,涵盖近20个语种,以及诸如“当代阿拉伯世界”“中西文化比较”“中俄文化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等8门有关“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化与社会的课程。项目除了系列语言课程、系列讲座与文化课程外,还包括文化节和“大使眼中的‘一带一路’”等系列活动。北京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宁琦认为:“了解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借助生动的文化活动、专业的讲座与研讨会,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研究现状和各个国家发展情况。”

 

除了本国人才的培养,“中国通”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懂得中国的外国人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文化。”王宁认为,跨文化交流应当重视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对汉语教学人才和中国文化科研人才的培养,因为他们在海外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

 

海外培训基地是培养“中国通”的平台之一。来自孔子学院总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同时,董晓萍也指出:“在培养跨文化交流人才的过程中,在中外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动态调适,为各国多元差异文化提供‘接触点’,主动留出‘边际区’,让双方都有时间去包容和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

 

 
打赏
 
更多>同类期刊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期刊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要删文章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我要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