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财经  经济  旅游  数学  教育  实践  新课程  知网  发明与创新  现代语文 

改革学术评价与抑制学术异化

   日期:2019-11-24     浏览:13    评论:0    
核心提示:2015-07-3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东辉要想抑制学术异化现象,首先必须找准其症结所在。学术异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nth="7" year="2015">2015-07-3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东辉

 

要想抑制学术异化现象,首先必须找准其症结所在。学术异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科研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学术领域的恶性竞争、研究者个人诚信意识的淡化、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风气等等。在这些因素中,哪一个是最直接、最主要、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呢?笔者认为是学术评价制度。

 

在学术评价制度中,学术评价的标准是核心。学术评价标准是学术研究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这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学术评价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术研究态度、模式和结果。

 

当下通行的学术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逼着学者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学术成果是知识的沉淀、思想的结晶,如果违背规律,臆想产出的“多”和“快”,必然导致“质”的下滑。然而,遵守考核制度带来的是现实利益。在利益面前“规律”是脆弱的。

 

分析现行的学术评价制度,我们发现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量化”。“量化”评价看似公平公正,实质上却很难对学术成果的有用性进行把握;尽管,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也注重对“质”的考察。但评价学术成果“质”的办法往往是看论文发表期刊核心与否、著作出版社权威与否、课题级别高低等等。这种办法貌似客观,实际上却有失公允,并且还会带来更多的后续弊端。

 

事实上,这种学术评价标准还是一种“懒人”标准、“好好先生”标准。评价者不需要阅读学术成果,只消看看论文发表期刊、著作出版社、课题级别,然后动动尺子测量厚度、长度,动动计算器计算字数、分数,就能给出“客观”的评价了。这一标准似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识得字的中学生,只要没有智商问题,阅读一下考核办法,就可以考评大学教授了。然而,思想是不能用尺子测量的,精神也无法按字数计算。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五千字的《道德经》怎能抵得上一篇三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呢?

 

片面以“课题和著作多寡、论文发表期刊是否核心”评价学者能力、挂钩学者发展,导致了学术平台商业化。商业化的学术平台又催生了学术成果的“垃圾化”和“泡沫化”。如我国现在论文数量世界领先,引用率排名却很低;论文至上和“SCI”崇拜主义盛行等等。

 

学术的价值在于“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将来”。但目前部分科研机构推行的量化的评价制度带来的却是价值观的扭曲。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论文的发表、著作的撰写,不是因为有话要说、对社会有用,而是为了毕业答辩、为了科研考核、为了职称评定。东西出来,不管如何来的、有没有社会价值,就可以拿去评教授了。不得不承认,学术研究在某些人那里正逐渐堕落为争名逐利的工具。

 

研究者以学术研究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利益诉求,毫无疑问是正当的。关键是如何摆正学术研究“对社会的有用性”与“对自身的有用性”的关系。

 

从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角度去考量,对社会有用才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学术研究应该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或过程中兼顾对研究者的有用性,体现研究者的自身价值,实现研究者的利益诉求,给研究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物质上的满足。

 

古人云:其文如其为人。文由境造,学自心出。所以说治人是治学的根本。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修正要靠制度,风气的扭转要靠制度,学者“诚信观念确立”更要靠制度。治学必须治人,治人必须先完善制度。因此,欲抑制学术异化现象,首先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能够激励研究者出精品、出力作的考核评价标准和科研管理机制。

 

 

 

 
打赏
 
更多>同类期刊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期刊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要删文章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我要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