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中职生古文学习现状及教学革新浅议
杂志文章正文
中职生古文学习现状及教学革新浅议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1        返回列表

余一繁

古文学习能力是中职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所有中职语文教材里古文都占相当比重。但就目前的教学现实看来,中职阶段的古文教学价值在师生中是被严重忽视和低估的。因此,研究总结中职学生的古文学习现状和教师在中职阶段古文教学中可适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对中职生的古文学习能力和中学古文教学现状的调查,目的就是使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总结出适合中职阶段古文教学的一些方法,从而切实提高中职生的古文学习能力。

一、现状

现状调查主要采用间卷调查形式,从兴趣、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对学习古文作用的认识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我校2011级约360名同学参与了课堂间卷调查,这些同学中既有对语文学科较感兴趣且中考语文成绩达120分以上的,也有称厌恶语文学习且语文中考成绩低于90的,调查对象覆盖面较广。

1.关于兴趣

7%,左右的同学认为最不感兴趣的课文内容是古文,比较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难题——作文部分,学生的不感兴趣人数比例要高IO%左右。这个高比例反映出学生对古文学习兴趣馈乏的真实状况。

2.关于教学目标和方法

约56%的同学认为学习古文了解文章大意即可,教师在古文课堂上逐字逐句的讲解是没必要的;只有约12%的同学认为学习古文应该勤诵读甚至背诵,认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2%左右的同学认为应理解字词。对于一些古汉语现象的学习,约62%的同学选择所有选项都不能掌握;只有15%不到的同学选择掌握使动用法;不到30%的同学选择掌握古今异义词,约38%的同学选择掌握通假字。从此可见,学生学习古文的期望值和现状水平与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目标相距甚远。

3.关于学习古文的作用

30%的学生认为学习古文对今后有用处,其余的认为仅是应考而已;34%的学生认为学习古文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而47%的学生认为是有些作用的,其余认为无作用。

从上述问卷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目前中职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不高,虽知学习古文是有用处的,但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恒心。大部分同学认为古文了解大意即可,缺乏对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追求。

二、初探教学革新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对于中职古文教学方法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尽可能地激发兴趣

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我尝试引用古文来阐发古人思想精华,对学生进行启发。如古人说綱易》中六卦最切人事,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这六卦含有深刻的哲理:一是要奋斗;二是要胸怀宽广;三是要养德养身;四是要抑制不健康的情感和要求;五是要学习好的,改正错的;六是要正视社会环境,摆正自己的位置。像这样针对学生心理,将古人的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从而勾起了他们学习古文的愿望和意欲。此外,综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汉词的原委,也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调整要求,注重学法和教法

由于学习兴趣较淡和基础比较薄弱等原因,中职生的古文学习起点是较低的。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把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而应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和水平,循序渐进地设定目标。我认为一种复合台阶式的目标规划是比较适合我们的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的,从诵读方面来说,目标为:读得顺(特别是通假字、多音字、异读字,双音词、分清句读)——读得流利(多读)——读得大声(培养语言感觉)——能分段背诵——全文背诵;从整体上来说为:积累(从诵读而来)——能力培养(记住语言现象)——应用为主,注重归纳(运用语言现象,读懂文章)。

3.扩大阅读面,运用知识点进行课外阅读

要切实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屈指可数的课文和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如能很好地落实上文1、2点,此时给学生引荐一些容易理解、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古文课外读物,也是增强文言文教学实效的有力举措。我认为应选择一批与课文出现的语言现象类同、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古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余一繁,教师,现居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