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杂志文章正文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38        返回列表

陈光荣 顾玉芸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关系的交往,构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关系。这种特殊性质的社会关系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果保持融洽和谐的状态,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上《从百草同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阔》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同——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捕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南,充满情趣的百草冈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

二、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氛岡,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

三、创设精彩的课堂高潮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设置课堂高潮,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的情感反应,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设置好课堂教学高潮的情境。课堂上,南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不尽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营造合适的课堂高潮情境:课堂高潮出现时的情境可以平静,可以热烈,也可以沉寂……课堂表面的平静,实际上正是同学们内心世界思维的激荡,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在激越的课堂高潮情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选择好课堂教学高潮的内容。一堂语文课教学的知识点是多方面的。高潮出现时的内容应是语文课教学的主体部分,它的着眼点应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应该是学生的思维点,兴奋点,也就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这时就要求语文老师从很多的知识点和学生多样的知识需求中,经过筛选、提炼,找出主攻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的层次推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第三、把握好课堂高潮的时间。一节语文课高潮的出现是安排在开头,中间,还是结尾?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掌握。如讲完《背影》这篇课文时,播放《懂你》这首歌,学生在把握了父子情深这个中心,理解了背影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不巾自主地唱起了“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沉浸在课文情境中,并且对这种感情同味无穷。因此,把握好课堂高潮的时间,可以使学生的意识处于“觉醒”状态,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总之,教无定法,课无定规。要牢记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课堂应是他们的乐园。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不仅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陈光荣,顾玉芸,教师,现居湖北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