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语文课堂也需要系统化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语文课堂也需要系统化教学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杨恩清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语文既然是一种工具,那么,语文教学的实质就应该是使用这种工具的技能训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可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吕叔湘先生也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技能的培养,但靠教师讲是难以能形成的,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技能。这就和教练员培养运动员一样,教练员讲得再好,如果不让运动员参加训练,他们就永远不可能具有运动技能。因此,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语文教学改革要着重探讨如何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途径。”这个途径像音、体、美教师的上课,音、体、美教师几乎不存在“满堂灌”的现象,他们总是在确立了教学目标,布置了训练任务后,就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或唱或弹,或跑或跳,或写或画,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这样的教学,既有训练活动,又有时间保证,才是真正的训练学生的能力。语文课既然也是以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为最终目的的技能训练课,就应该像音、体、美教师那样去“训练”学生: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前提,以语文知识系列为主干,以课文为范例,以思维训练为主攻方向,以实施创造性语文教育为突破口,以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让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保证,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素质、造就新型人才为目的,进行系统化的语文教学。

系统化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大纲》为依据,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通盘考虑,做到整体化、系统化、具体化、可操作。它的关键是系统化,就是系统有序地培养学生一系列语文能力。

系统论的整体优化原理,特别强调对学习对象的整体感知,整体把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要素和结构的优化,才能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因此,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制定训练目标,就要把整个初中阶段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应达到的能力训练要求,看做一个整体系统,并根据系统化的原则,将全部初中教材纳入这个系统当中,从而确定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在这个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据此制定训练目标,从而实现训练目标的整体化、系统化、序列化。就《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看,基本上体现了系统化的原则:七年级上册,着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七年级下册,着重培养记叙的读写听说能力;八年级上册,着重培养说明的读写听说能力;八年级下册,着重培养议论的能力;九年级上册,着重培养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九年级下册着重培养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可以作为一个子系统,分散到各个单元中去。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安排了说明文的读写听说,第三单元侧重于训练说明的顺序,第四单元侧重于训练说明的语言。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又可以作为一个子系统,分解到各篇课文当中去。如第三单元说明顺序的训练,在该单元的几篇课文中便各有侧重,如《苏州园林》——总分顺序,《故宫博物院》——空间顺序。就一篇课文而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要解决的问题一定很多,若面面俱到,必然面面不到,顾此失彼,最终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如果每篇课文都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讲一通,重复劳动太多,费力不讨好。从系统化的观点出发,就可以抓住重点不及其余,或以点带面,以主带次。

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的。我们强调其系统性,就是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从整体出发,通判考虑,进行合理的切分与组合,以便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制定每一课的训练目标时,既要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又要瞻前顾后,上承下接,不孤力进行。譬如朗读能力的训练,可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进行,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要求达到朗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子,停顿恰当;吐字清楚,音量适当,速度合宜。但真正的朗读能力,不可能在一个单元的训练中形成。朗读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阅读理解、想象联想等其他语文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朗读训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只不过在以后的训练中,不在把它作为一个单元,甚至一篇课文的训练目标提出来,而是穿插到其他能力训练的一种手段来进行。另一方面,在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也不是单纯的为朗读而朗读,而是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词意、句意、文意,一边更好的朗读。

杨恩清,教师,现居山东日照。

邹丽琼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课堂要充满灵性、个性飞扬,有活力、有朝气,学生善于探索、挖掘新知识,追求自身理想,并全面展示自己的个性。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考核成绩,并利用成绩来评定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高低。现今,语文课堂应该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构建语文生命课堂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促进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

在课堂上,构建生命课堂,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来丰富课堂,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报以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能够讲述出自己对知识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学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熟悉的某个公园或广场,安排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们相互合作,相互探究,自愿组队,几个学生组成一组,探究从学校通往公园或广场的路究竟有几条,所有学生均在公园和广场内集合,集合后,再说说自己的小组是从那条路过来的。然后,再展开对语文课本知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学习,只有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过,在课堂知识学习时,学生才更有发言积极性,才有自己对此文章的理解和看法,语文课堂才更有活力,更有生命。

二、通过游戏活动教学,为语文生命课堂构建铺设道路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游戏教学是最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生命课堂的途径,那么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开展各种游戏教学,已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做风车的故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怎样做风车,并进行做风车比赛,在有限的时间段内看谁的风车做的最多,比赛结束后,让学生说说此次做风车比赛,自己有什么体会,通过游戏活动教学,来建构活力、生命课堂。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为语文生命课堂构建保驾护航

现代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教学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当大的,而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更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为语文生命课堂注入鲜活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先为学生播放草船借箭这一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来了解其中的主人翁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份地位,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来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记忆更深刻,更能了解和学习其中包含的各种知识点。而多媒体技术又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为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保驾护航。

四、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在语文生命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来对学生作出的答案、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学生的某个行为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和语言一定要正确、委婉,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够给学生鼓励,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例如,某堂语文课堂上,我让学生用“机”造句,学生以为是让用“鸡”造句,所造的句子中有“鸡头”一词,顿时教室内哄堂大笑,为了维护该学生的自尊心,我让全班学生停止说笑,并说“该学生说的是机器的头部,是不是呢?”学生顿时领会,说就是那个意思。在此处,我未批评该学生上课不认真,也未有说明该学生所造词句恰当与否,通过给予该学生多元化的评价,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和动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该生聚精会神地听完了该课。

总之,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点内容,教师还应该不断拼搏、进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在21世纪打造高质量的语文生命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姚佳文.以人为本,构建语文生命课堂[J].新校园(中旬刊),2013(9)

[2]汤国忠.交互式电子白板,语文生命课堂的技术支撑——例谈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教研版),2012(3)

[3]贺华文.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生命课堂[J].教育革新,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