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语文差异化教学的探索与运用
杂志文章正文
语文差异化教学的探索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王少杰

差异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制定不同教学目标,让学生信手拈来。

不同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均能达到的,这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将目标具体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要达成;二是学会阅读,能理解文本的关键字句,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程度及以上的学生需要完成的;三是发展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优秀生需要完成的。

例如教学《我的母亲》,对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悟时,既设计了总目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目标:1、概括母亲的几件事,体会人物的品性。2、理解除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3、探讨“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目标层层递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基础选择目标。

二、设置分层问题难度,让学生全体参与。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首先要想到“后进生”,充分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再提问中等生,利用回答不足之处,将问题展开,深入下去。重难点突破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深入理解。比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字词音义形和作者相关信息,比较容易,这让“后进生”去完成。杰利父亲行为的理解,让中等程度同学谈。然后再请优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在“可能性”的预见下的问题分层设想,也可适时变通。

三、创建优化组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是普遍认可和实施的模式,但在使用时优化组合非常重要。在编排小组时,可安排1—2名学习优秀生作为“领头羊”,同时将中等生和后进生平均安排在各个小组内,让小组间的学习实力相等。在开展学习活动时,组内的优秀生在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上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通过这样优化的组合方式,在小组内开展帮扶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

四、实行选择性作业设计,让学生各取所需。

作业是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设计作业,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布置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春》的教学结束后,一般学生作业是巩固课文背诵,而中等以上学生则围绕绘春的几个方面分类搜集诗句,还可以进一步拓宽为围绕“早春”、“暮春”、“春暖”、“春寒”来收集诗句,编成小报班内交流。

五、开展多重教学评价,让学生乐而思学。

多重评价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为此,我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对C层的学生主要以鼓励肯定为主,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以理性分析为主,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对A层的学生以激励竞争为主,调动他们学习竞争意识和学习创造力。

六、实施分层教学拓展,让学生怡然自得。

教学拓展环节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补充,在组织拓展活动时,教师也应坚持分层原则,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在拓展活动中自得其乐。例如,教师可以按照优秀生、中等生与后进生的层面标准,组织课外学习竞赛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加一些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或是有关古诗词方面的竞赛。通过与同一层面学生的竞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竞争欲望,以赛促学。通过这种形式的拓展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在活动中强化自己的优点,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及理论: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2年36期)。

王少杰,教,现居四川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