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悟语文
杂志文章正文
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悟语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刘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体验中感悟语文,可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语文,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在生活中品味教材内容

教材的生活性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也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中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容生活性的原则,选编的课文大多数是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关的文章,这为教学的生活性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这些课文学生读起来亲切,就像发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教学中就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思考,帮助学生去体验课文的深刻含义。学生在学习中联系课文内容去思考和探索,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最大的麦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看到的农村小麦收割时的情景,用自己亲身的体会去感知课文,激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的道理。再如,在《给予是快乐的》的课文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与人交往的实际,去感悟给予与索取的关系。认识到没有给予,就不会有索取,给予是快乐。在自己能够做到的前提下,给人以帮助,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被帮助人的快乐就是给予人的快乐。

小学的语文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但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却很简单,要所有的教材内容都能直接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经历是有难度的。在课文的学习中,要引导生活中品位教材内容,还可以采用换位的方法,那就是用教材内容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教材内容去体验生活。例如,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有许多科普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有天文,有地理,还有海洋和历史。更多的是神话和寓言。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先从书本再到生活。把书本知识与自然现象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飞向月球》的课文时,可以先帮助学生从书本上描述的宇宙员飞上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飞行员,结合课文内容去想象月球上的情形。从课外书籍、电影、电视上了解到的有关知识,大胆设想50年后月球的变化。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梦去努力学习,为将来去亲自探测月球做出努力。在学完《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同学们都意识到了水资源的匮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要从现在做起。为此我组织大家写了《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瓶水》《地球哭了》等一系列环保作文,学生在畅想的过程中将神话、童话融为一体,既锻炼了写作能力,思想上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二、体验学习语文成功的快乐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去体验课文,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经历结合起来,学生就能很好的去体验教材内容,也可以通过体验语文知识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大作家的小老师》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大作家的小老师》记叙的是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与前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在莫斯科相遇的故事:课文中萧伯纳与前苏联小姑娘娜塔莎的对话,对学生教育很大。有的学生在自己有了点成绩的时候总喜欢在别人表现自己,当他们在课文中看到两个人的对话时,才认识到:“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对,永远谦虚。”那个苏联小姑娘的话对大作者也是很好的教育。学生联系自己去阅读课文,认识了道理也就有了很强的成就感。

学生的成就感只有在学生的体验中才能产生,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教学情景中去体验。如在《大作家的小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在教学中引用一些能体现萧伯纳形象的背景资料,就能巧妙地解决难题,丰富学生的感受,加深对其形象的认识。

教学情景:萧伯纳与前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在莫斯科相遇。

师:同学们想一下,一个小姑娘怎么会使大作家萧伯纳明白道理呢?

情景: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

师:从两个人的对话,你现在还认为萧伯纳只是想炫耀自己吗?萧伯纳原来只是想用自己的显赫的作家的身份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一个惊喜。目的是善的,但方式却有自夸之嫌。可小姑娘真诚的回答却感动了作家。

语文的体验性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情景把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符合孩子的阶段性心理需求,使得他们很感兴趣的接受并很快的内化,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教学内容,感悟教学内容,更好的领会和理解教学内容。

刘杨,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