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古典诗词美学特质鉴赏教学探微
杂志文章正文
古典诗词美学特质鉴赏教学探微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构成古典诗词美学特质的元素很多,比如短小精悍的形式美、简洁凝练的语言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绵远深邃的意境美、丰富美丽的情感美、严密工整的对仗美、风格独特的艺术美等。故此,教学古典诗词,必须授予学生品鉴上述诸多美学特质的技巧,以此达到引导学生感知、品鉴、比较古典诗词美学特质的目的。不过,限于篇幅,本文拟将从下列三个方面谈谈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美学特质的具体方法。

一、激情诵读,体味古典诗词音乐美

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强其感受与鉴别古典诗词文本中语音、语义、修辞、情感等诸多元素的能力,提高学生规范语言的程度,增强学生敏感的语言感知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鉴赏般的审美愉悦。鉴于此,我们必须授予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基本技巧:

 1.读准字词。在古典诗词文本中,有的字比较生僻,比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舴”字等;有的字需要异读,比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斜”字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的注释或者课外工具书等,给上述生僻字或者异读字等标上拼音,字正腔圆地诵读。而切忌含糊其辞或者蒙混过关。否则既无法据此正确理解古典诗词文本的具体含义,又无法正确体味作者寄寓于其中的丰富情感。

2.读出节奏。朱光潜说:诵读“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抓住作者的情趣。”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由此体味出古典诗词的“神韵”与“气势”。一般而言,五言诗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其节奏为“221”,词比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则要根据词句的意思划分节奏。

3.读出感情。诵读诸如曹操的《观沧海》等基调慷慨的豪放派诗必须读出其大气磅礴、催人奋发的情感与气势,以此体现诗人远大的政治理想与伟大抱负。而朗读《诗经·蒹葭》等情感温婉的婉约派诗等,则要读出蕴含于其中的悱恻与缠绵,以此体现主人公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缠绵与悱恻之情。

二、丰富想象,体会古典诗词意境美

王国维曾言:“词以意境为最上”,又说,“境非独景物也,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可见,意境是古典诗词作品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境界。这种唯美的艺术境界,并非机械的、简单的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创造的一种以意蕴和情趣取胜的、能够在有限中展示无限的艺术境界。故此,在古典诗词美感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从意境入手,以此培养学生品鉴古典诗词意境的能力,引导学生快乐地沉浸在古典诗词营造的唯美而又丰富的意境之中。

以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途径引导学生品鉴其意境美:1.首联描写了哪个名胜景点的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此处的景色为何是“水面初平云脚低”?2.颔联与颈联描写了哪个季节的哪些动物与植物(也即意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自己的画作描绘这一美丽的景色,并说说假如你也置身于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3.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心境?如此,学生会非常容易找到品鉴这首古典诗词的突破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鉴这首古典诗词意境的难度。

三、比较鉴赏,感受古典诗词独特艺术美

我国的古典诗词作者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诗歌、小说、散文作者一样,深受其个体与众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个性涵养、生活经历、艺术修为、性格气质等的影响而使其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如李白诗歌呈现出其他作家创作的古典诗词作品中少有的豪放气概,而处于同一时代的杜甫的古典诗词则体现出异常明显的沉郁顿挫风格。故此,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们可以将之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阅读,以此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杜甫寄寓于诗歌中的“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之情与李白寄寓于诗歌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同一位作者,因为处于不同的环境或者遭受不同的人生际遇等,也会创作出风格迥异的古典诗词作品。

综上所述,学生通过上述三种途径鉴赏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极易产生欣赏与品味优美的音乐所带来的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般的审美愉悦。这是因为学生通过上述三种途径,可以品味[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到古典诗词抑扬顿挫的语调、长短不一的停顿、急促舒缓的语速、优美深邃的意境、风格独特的艺术技巧等诸多美学特质。故此,我们必须授予学生品鉴古典诗词美学特质的技巧。

孙征,教师,现居山东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