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刍议
杂志文章正文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刍议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建立并运用全新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实践尤为重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评价问题进行探讨。

一、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需要对教学的评价给予高度重视。语文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课程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对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等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通过语文教学评价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教学评价还能够充分了解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目标及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此外,教学评价还能够帮助语文教学了解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与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有三方面:首先能够全面、准确地对教师的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对语文教学的业务能力进行有效地考核;其次,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各类信息能够通过教学评价及时进行获[本文来自于Www.WkXX.Com]取,有利于教师准确地发现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最后,有利于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贯彻,不断促进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水平。

二、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师和学生水乳交融的活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的教学功能。其运作机制绝不是学生被动地回答教师有心无心地提出的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三、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反思

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为基础的。“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存在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语文教学评价还是停留在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上。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语文科的特点是它不全是一门认知的学科,教材没有明确的内容阀限,知识的系统性也有较大的人为因素,它的教学是多元与综合的,而语文能力是一种智能和技能的综合,因此,学生语文成绩或能力,不能只用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成绩来做量化测定”。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了避免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就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不断地对语文教学评价进行优化。重视学生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使得教学评价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时,需要将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等。学生的评价能力对教学评价的优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掌握评价的主动权,从而实现学生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

(二)改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想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优化,就需要不断地改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评价标准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评价及教师的评价,并且在教学评价前需要对评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准确掌握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评价。

四、结语

未来的社会需要“完人”,未来的教育培养“完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语文学科科学的评价新理念应强调促进全体学生充分、主动、全面的发展;应要求全面开发、全面激励;应在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下,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元、整体和过程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

康文文,教师,现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