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亮出你的风采来
杂志文章正文
亮出你的风采来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张永锋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你也一样,亲爱的语文老师。

你的性格,你的阅历,你的教养,甚至你的说话方式,都不可复制。

你就是你!

所以,在课堂上,你本应该展示只属于你的特质,亮出你的风采来!

然而,曾几何时,语文教学开始喜欢整齐划一。各式各样的实用主义教学主张的提出和利用行政手段的强行推广,大大限制了你的教学特长的发展;升学考试的压力及指挥棒作用,使你不得不处处设防,穷于应付,扼杀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教学设想;你自身还残存的知识结构的封闭性及心理上的依赖性,也使你把形成教学个性及创建教学风格视为畏途,甚至不敢做任何企求。无怪乎有人十分痛心地指出:当前的教学环境及各类升学压力,实际上是使教师“物化”(或“奴化”)了。因此,语文老师,你要敢于解放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样才能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

你要善于发扬自己之长,形成和保持个人的教学特色。

如果你个性豪放,激情洋溢,那么就应该“备”出情来,“读”出情来,“讲”出情来,让学生在诗一般的意境中得到陶冶、教益,从催人泪下的情感中受到熏陶、洗礼;如果你沉静稳健,明思善辩,那么就应该把色彩斑斓的教学内容,用智慧的雕刀,沉着而有哲理地解剖给学生;如果你细腻入微,长于诱导,那么就应在娓娓点拨中,启示学[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生探幽寻微,发现真谛;如果你擅长旁征博引,妙趣横生,那么就该以知识性、趣味性、条理性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知识面的拓展和思维境界的升华……总之,你应该摒弃这样的做法:面面俱到,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讲成只有几条筋骨和轮廓的语言骷髅,或者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教书匠”一说,除了轻视知识,轻视教师这一成分外,是否也有点儿对照章办事,照本宣科,毫无创新的讽刺意味呢?少一点儿“匠”气,多一点儿灵气,你的教学个性才能得以显现。

你要善于把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溶于自己的教学个性之中。

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接收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学的“共性要求”当然是你应该遵循并“达标”的,但是这种共性要求只有通过各具特色的教学组织才能实现。不仅仅如此,你还应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因为再好的知识技能也必须通过具有个性特长的“人”来接受、消化,才能转化为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知识智能。如果你只会按预定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去要求生动复杂的学生个体,怎么能引导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知识画廊及现实世界呢?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只要你能以自己的教学个性去钻研课文,就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真情、人味,从而不仅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以教师的人品与学品影响学生,让学生终身受用。

你应在保持、完善个人教学特长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说到风格,也许你倍感神秘,认为那是杰出政治家、文艺家的事。其实,你完全应该打破这种神秘感。所谓风格,各行各业都存在。马克思曾经援引法国著名评论家布封的名言说: “风格即人。”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过是教师的个性特长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的稳定性的表现,也是一个教师趋于成熟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教学风格且成绩斐然的语文教师,已经纷纷涌现出来。你应该在敬慕他们的同时,努力借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也具有一些亮色,一种风采。

王安石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语文老师,你应该站在现代教育的高度,不断除去障碍自己“个性”发展的“浮云”,顺应时代之需,采百家之长,走创新之路,成一家之体。

张永锋,教师,现居内蒙古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