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反思
杂志文章正文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反思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马四辈

中国古典诗词是人类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一线教师都非常重视古典诗词教学,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必要予以反思。

一、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反思

(一)教学现状

1、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畏难情绪加重,学习兴趣日趋低下。

2、大多数学生认为古典诗词的简答题和名句题,分值小,影响不大,还可碰运气,以至漠视古典诗词。

3、答题时,答案格式不明,思路不清,术语不准,语言表述不规范, 脱离文本,或套用答题格式时未引用具体赏析,得分偏低。

(二)原因分析

1、课本所选某些诗篇与学生距离太大,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如《离骚》。

2、呆板的教学方式冲淡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部分教师教古典诗词,逐字逐句串讲,古典诗词鉴赏课变成了文言文精读课。

3、学生学习心理日渐功利、浮躁,应付现象普遍。

二、古典诗词教学对策

1、以美感享受为目的统驭古典诗词教学过程。 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美表现在意境和神韵,外在美表现在辞采、声律和结构,既如此,就必须将享受美感作为诗词教学的最终目标,不能疱丁解牛,肢解诗词美感。诗词独特的韵律美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韵律美,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在朗读指导的基础上,可采取名家范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范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若学生兴致高,还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或填词,扩大学习成果。

2、以明确的诗词知识建立古典诗词知识架构。进入高中,学生学过的古典诗词并不少,可要让学生说出古典诗词发展史、不同时代的特点、代表作者、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老师的有意肢解和概念堆砌,分不清意象和意境,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更难以说清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联系和区别了。学生获取的知识难成体系,无法支撑古典诗词的深入学习,因此,教师要在进行诗歌单元教学时,有意识地分期讲述相关知识,让学生建立起知识架构,从而逐步消除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从容学习,不再感到古典诗词高深莫测,无所适从。

3、以背景故事为抓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宋朝陆游的《书愤》时,特意设问:陆游一生写了九千三百多首诗词,为什么多以“痛击狂胡”的爱国主义诗篇居多?学生无从作答。我便从陆游的爱情说起,谈及其和唐婉都著有的《钗头凤》,告诉学生他们原是表兄妹,两人婚后不但情投意合,唐婉的才情更是让二人亲密无间,但陆游母亲从中作梗,逼陆游休掉唐婉,另娶一妻,还修改了陆游给唐婉的情书“重圆有日,待我三年”中的“三”为“百”,致使唐婉心死再嫁。三年后二人再聚沈园,非常伤心,陆游在墙上题写《钗头凤·红酥手》,唐婉看后,唱和《钗头凤·世情薄》,此后不久抑郁而终。婚姻的失败,成为陆游转而从军,痛击狂胡的原因之一。讲罢,学生成了作者的知音,走进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与其进行心灵对话。

4、以关键字词和诗句为突破口鉴赏诗词。古人讲究炼字,把复杂的感情浓缩在关键词句里,因此,对重点字词和诗句的赏析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的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着一“空”字,渲染出了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的自然画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助了六种景物和六个修饰词,渲染了环境,对仗极其工整。学生对诗词的学习重在鉴赏,教师不必逐字逐句分析,可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字词、诗句,表明自己的看法,不必急切追求答案的统一和规范。

5、以诗词意境为灵魂把握古典诗词。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学会通过意象把握古典诗词的意境,就掌握了理解的关键。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把握诗词的意境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细细品味和体会。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起句便以“寒蝉”“凄切”“骤雨”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气氛,为后文的恋人分别做铺垫。进而让学生理解、掌握和归纳古典诗词中不同意象的含义[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并通过这些意象来体会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古典诗词教学效果。

马四辈,教师,现居甘肃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