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孔子游春》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构想
杂志文章正文
《孔子游春》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构想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王利

文本解读的深浅,直接影响到教学设计的内涵,解读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教学设计的高度。《孔子游春》这篇课文展现了孔子生态式、情境式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的教学过程,以及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充分地反映了孔子既有思想家的广博和深刻,又有教育家的智慧和艺术。“游春”,不是风景上的浅层次意义——“春游”,我们可以从《孔子游春》中了解到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语境品味和理解“温文尔雅”等词语,引导学生归纳描写春景和水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的个性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阅读,体会水的含义以及孔子的教育智慧和浓浓师生情。

重难点是理解孔子关于水的论述以及弟子立志的教育过程。

一、以孔子地位为激发点,引发学习热情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孔子博大精深,其儒学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孔子的认知,然后对孔子的生平以及学术成就作简要的讲述。同时适时介绍我国在美国、韩国等世界范围内开设几千家孔子学院的盛况。当下,全世界都在研究孔子,学习孔子。这一环节的教学明确了孔子的地位和影响,必将激起学生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和民族的自豪感,从而达到孔子所说的学习的“愤悱”状态。

二、以故事内容为生长点,把握课文重点

课文内容较长,我先是进行一段配乐朗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故事所描写的诗意情景中,借助音乐和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听完后,我激发学生对出现在眼前景色的叙述以及个人主观上的感受,说说自己的体悟和想法,并学习用对应文章的词语进行概括,从而梳理出文章的三个层次:赏景、论水、谈志。泗水河畔的景色描写优美,但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不是上课所要讲解的主体。而故事的主旨,即课文重点论水和谈志才是我们课堂需要细细消化和感悟的主体。对于泗水春景,可通过语言的描绘,引入情境,带领学生读一遍,把握描写春景的技法,然后切入到课文主旨部分的学习。

三、以文与人交流为核心点,实现多重对话

本课重难点教学中,我致力于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伴、与自我心灵对话,同内外世界的对话,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从而,让文本的思想内涵与外延鲜活起来。

重难点之一,孔子论水。

采用步骤:先是通过画面的优美展示,教师精准语言的描绘,再现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沉思的情与景,引导学生随着孔子的论述,进入情境。然后出示《苟子》中与课文相应的部分片段,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突出文本的厚重,激起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从侧面帮助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并且结合日常观察、思考,凭借个人的独特生活经验,交流发表自己对孔子心目中关于对水的理解。最后,拓展情境,由泗水之境,延伸到碧波荡漾的洪泽湖,浩瀚无边的长江,奔腾不止的淮河水,波澜壮阔的南海,引发学生对“司空见惯”的[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水发表自己新鲜的见解。如水浩瀚无边,包容万物,像君子一样有博大的胸怀;水不知疲倦,一路欢歌,像君子一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一拓展既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既有文本的体验,又有个人生命的感悟,看是解读水,实则是在观照自身,是学生思想、情感的交融点。

重难点之二,孔子谈志。

“孔子论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赞美水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地表达出孔子内心的世界,即论水的真正意图:希望弟子能够成为像水一样的真君子。从个人体验与思考中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再次强化文本,即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讨论从子路和颜回所表达的志向中看各自的人物个性,充分领悟子路和颜回都明白孔子话中的内涵,即像水一样,有着水的崇高品格;同时加深了文本的理解深度。随即延伸过渡到学生表达自己的志向或为人的品格,你想准备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志向。最后,我出示一些关于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句子,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进一步体会孔子儒家学派的“仁爱”思想,让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落实。

王利,教师,现居江苏盱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