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杂志文章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14        返回列表

孙蕊英

提问环节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在课堂中进行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教师积极交流,对知识点深入辨析,最终切实掌握语文知识。这就需要对提问方式、提问内容进行研究,找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提问模式,强化课堂提问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不足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说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提问方式过于刻板,往往是在教学完一部分知识之后进行提问,而且问题往往也是千篇一律的“同学们都听懂了吗?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样的提问对于教学活动的推进无帮助,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语文知识。其次,提问内容太过局限。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仅仅是限于所教学的内容,没有实现发散拓展,这就使得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最后,提问存在单方性。单方性就是指课堂中的提问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而并非是学生和教师双向提问。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提问是一个双向性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交互的双向关系。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可以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所以,要强化提问的有效性,必须要扭转这一局面。

二、强化小学语[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文教学提问的改进策略

(一)多元化提问

所谓多元化提问,就是实现提问方式的多元化,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确保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抢答,彰显出提问的意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问手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如,在针对《小池》这首诗进行教学时,诗中对荷叶的形态进行了描述,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时,为了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荷叶形态的理解,大多数教师会直接提问“同学们,根据诗句,大家可以说说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吗?”这种提问过于直接,而且鉴于学生表达能力,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时,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提问:“同学生,拿出铅笔画出诗中描述的荷叶形态,画的最好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份神秘小礼物哦。”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能让学生表达出诗中荷叶形态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对比提问,即结合另外的诗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异同;也可以运用素材提问,即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根据素材分析问题。这些不同的提问形式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二)拓展提问内容

拓展提问内容,可以由此及彼,实现教学转移,让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迁移到另一个知识点,促进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教学《画》这首诗的时候,诗中有“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样的句子,教师可以就此提问:“远看山有色,那么近看是否会有色呢?近听水无声,那么远听呢?”通过这样一个非常规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被立即调动起来,对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在此基础上,针对该诗的后两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比较新颖的问题:“诗句的意思是说春天过去了,但是花儿还在,没有凋谢。人靠近了,鸟儿也不惊慌,没有飞走。那么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花儿能够一直盛开到春天之后,哪些鸟儿不怕生人呢?”通过思考,学生可能就会得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像“鸽子不怕生人,因为广场上有鸽子。”“鹦鹉不怕生人,因为鹦鹉会学人说话。”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将全诗的意思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得课堂更加活跃。

(三)双向提问

教师单方面的提问对于推进教学活动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双向提问,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如,在教学《草》一首诗,其主要内容是描述了草的坚韧,任凭风吹火烧,到了第二年还是能够长出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全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同学们,诗中描写了草的坚韧精神,那么大家可能还存在一些疑问。现在大家就通过几个词语进行描述,然后让老师和另外的同学作答,好不好?”这样学生就能通过一些关键词描述自己的问题,如“草、火、谁”,可得出学生的问题是谁放火烧了草。又如“春风、吹、怎样”,可得出学生的问题是春风怎样吹的草。通过这样的形式,形成交流互动,可以加强教学效果。

提问是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提问方式单一、提问内容局限等问题。通过多元化提问方式、拓展提问内容以及双向提问,势必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效果。

孙蕊英,教师,现居甘肃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