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之我见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家庭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必要责任,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存在着机械重复内容多,创新内容少的问题。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效率低等问题。教师需要转变当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思路,推进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环节的新课程改革。

一、转变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思路

在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转变作业设计思路。教师作业设计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的内容融人其中,使学生感受到作业的过程不是机械重复记忆的过程,而是学以致用、进一步探究的过程。作业设计关注到人文性,作为重要的学科,这是语文教学必须承担的责任。同时,要增加语文家庭作业中的创新性,给予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能够使学生将作业转化为一种充满自身个性化的作品,最终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这些内容的融人,以及对学生的培养,能够使作业环节变得有血有肉,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关注到语文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语文学[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习,对于事物有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持续时间短,需要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维持。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作业设计也需要关注到趣味性,引导学生做出进一步探究。尤其是作业作为连接课堂与课下的纽带,良好的兴趣渗透,能够调动学生在课下学习中的兴趣,更多地实现自主的探究。

作业设计中加入兴趣性内容,要使作业的内容变得丰富、有趣。转变传统作业布置中大量的抄写内容,而是将作业与生活、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将作业题目转化为生活化的语言及素材;丰富作业种类,在学习《雷雨》一课时,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一些词语描写出自己眼中的雷雨天,或者描写自己在雷雨天的感受,或者根据当天的天气,让学生进行描绘。这样的描绘环节十分简单,但与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发挥空间大。

三、增加作业中的实践环节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作业的实践性。因为作业环节本身就承担着将教材中文字的内容转化为生活中实践的内容,这既是一个吸收的环节,又是一个创造性环节。在增加作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就要打破教材的限制,设计更多更为丰富的作业内容,为学生创造格物致知的机会。

在学习了《静夜思》一诗后,教师可以要求根据课堂所学,画出诗文中描绘的场景。这样做看似与语文学习关联不大,但却从另一个方面考察着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及把握。

四、注重作业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业与生活相联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学习的源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从生活本身汲取营养,进行联系,实现课上与课下的联动。作业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就是要求拉近教材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讲解一些文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与身体部分相关的字,肾、肺、胳臂等词,为什么都有“月”这一因素;与植物有关的,如苹果、梨、葡萄等词语,为什么都有“艹”或“木”这些因素,让学生自主归纳、研究与总结。在综合性学习课讲过一些俗语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一些家长等常用的俗语,或者搜集整理过年时春节的对联等内容。

五、展开作业的分层布置

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分层布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及自我判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能力范围内的作业形式、内容等。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重复性作业的内容,而是将主动权多一些交给学生。

分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作业内容进行分层拆开,然后提供给学生。例如,在作文随笔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素材进行描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兴趣所在进行选择。在进行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分层教学的方式,将一篇文章内容划分为内容版块儿、主题版块儿、基础知识版块儿等不同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配,在每个选择下提供不同的作业的具体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下,整个教学思路都有所转变,教师提高了对家庭作业设计环节的重视,使整个语文教学得到了升华。在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环节,教师需要重视课上与课下的联系,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趣味性、实践性。

刘文梓,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中心小学;吴青,山东临沂市沂河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