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巧借微课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杂志文章正文
巧借微课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来,微课就属于当前最受关注的一种计算机教学手段。微课可以有效推动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但是,微课在制作和应用方面,对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教学技巧等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课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话题。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就如何借助微课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利用微课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资源开发的,它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形式、交流评价等环节都存在较大的封闭性。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这种教学活动都称不上是成功的教学活动。因为,所有愉快的、成功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者的积极参与。而要想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营造带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是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根本,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微课是多媒体声光影技术的综合运用,它可以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来呈现知识,同时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多重刺激,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微课设计中,将教学知识点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借助网络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以点燃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中,教师可以《春日圆舞曲》为背景音乐来制作微课,并利用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文和一些优美的图片制作一小段视频,在教学开始前让大家观看微课视频,使学生感受到春日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所了解,尽快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去。

二、运用微课解析、串联知识点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以在线学习为目的、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微课程教学。微课内容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等特点,紧[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贴语文教学知识点、课堂学习重点和难点来制作微课,是微课制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解析,或在微课中将有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在纵横方向的有效拓展和延伸,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分类,然后以某一知识点为主题将有关内容都安排到微课中去,运用微课来分解、解析知识点,将教学难点逐一攻克,直至实现课堂拓展和深化目标。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教学中,该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导学生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许多学生都能认识到阿长这个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善良、仁爱的好品质,但是对她封建迷信的一面却认识模糊。教师可以“鲁迅笔下的普通中国民众”为主题来进行微课制作,将中小学教材中收录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的主人公阿长、闰土、孔乙己等汇聚到一起,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讲述在旧社会,在沉重的封建礼法压迫下,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加深学生对鲁迅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的认识和了解。

三、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在多媒体环境中,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可谓是非常丰富,微课的利用也增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针对性。此外,微课与探究学习、合作教学等在作用上有所重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课外学习内容与微课巧妙结合起来,重点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微课的形式,展示下节课即《我的母亲》(胡适)这篇课文的预习内容,安排下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写给母亲的散文、诗歌,在下节课开始前选人朗读自己选择的素材;查找资料,让大家通过资料查找了解胡适的家庭情况、个人成就;熟读全文,找出生字生词,了解文意,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母亲的形象、性格进行概括。如此这般,让学生带着问题、任务去学习,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好习惯。当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制作好的微课课件上传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搭建“微”环境,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微课使初中语文教学进入了“微”时代。这也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依托多媒体技术,积极进行微课资源开发,并巧妙将微课运用到语文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去,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刘亚文,甘肃庆城县凤城初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