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巧用“六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杂志文章正文
巧用“六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在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过程中,巧用“六书”可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避免学生不愿意识字,不愿意反复抄写生字词,觉得识字是枯燥无聊的任务。基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巧用“六书”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立足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一、巧用图画,图文结合——学习象形字

在教学象形字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象形字来源于具体的物像这一特点,巧用图画,做到图文结合。当学生建立了图画和方块字的直接联系之后,这样的识字教学就会非常的直观生动,富有趣味。

比如:“日”字的教学。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表示太阳,在圆圈中画一个小点表示太阳的光线。在此基础上,结合汉字横、竖、撇、捺、折的基本笔画,以及汉字是“方块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明白“为了让汉字更整齐美观,由曲线变直线是古文字发展的规律”。最后教师再将甲骨文的日字引申变化为“日”字,也就生动有趣的完成了象形字的识字教学。又如:“瓜”字的教学。教师先按照瓜字的金文书写形状,在两边画上瓜蔓,在中间画上果实,然后引导学生明确“瓜”其实就是藤上结瓜的形象。立足于这一形象,教师再范写“瓜”字,学生一定会觉得神奇的象形字充满趣味和魅力。

二、符号指事,符号表意——学习指事字

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的符号表达字的意思,通过一些简单的符号进行字义、字形的变化。这一概念,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但是如果结合具体的例子就变得生动有趣了。比如指事字中比较典型的“上、下”与“本、末”四个字的教学:首先是“上、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长竖短横在一长横的上面,就成了‘上’字,一竖一点在一长横的下面,就成了‘下’字。”;其次是“本、末”这两个字,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两个字都是来源于“木”字,在木字下面加一横表示树根,就成了“本”字,意思是根本。而在木字上面加一横表示树梢,就成了“末”字,意思是“泛指物的端、梢、尖端,跟‘本’相对”。指事字的教学过程可让学生先明确符号的含义[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再了解字义,摹绘出字形,读出字音。

三、义形结合,合而为字——学习会意字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在教会学生理解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基础上,就可以运用分析字形、理解字义、进行字与字的组合从而学习会意字。比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而“众”字则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在一起,表示人多、数量多。至于稍微难理解的一些会意字,则需要老师立足于象形字、指事字、甲骨文、金文等基础知识进行识字教学。比如“莫”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隶变以后简化为“莫”。“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词义。

四、音形结合,形声成字——学习形声字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是“产量”最多的汉字,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规律对认识汉字和进行小学的识字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形声字的基础是形旁和声旁,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这一基本原则。同时,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剖析每一个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弄懂每个字的音形义,这样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自学生字。

比如:“丈、仗、杖、账、帐”五个字的教学,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丈是声旁,是基础。多了一个单人旁后,读音不变,但意思变化为“人与人之间的战斗”。将偏旁替换为木字旁后,读音不变,但意思变化为“枴杖”。同样,“账”于“帐”的读音没有变化,但是偏旁变为表示钱币的“贝”之后,意思变为“付账、账单”,而偏旁变为“巾”之后,意思就变为“蚊帐”了。又如:“支、枝、肢”三个字的教学,“支”是基础,是声旁,三个字的读音都与“支”相同。但是偏旁是与树木有关的“木”字旁时,“枝”的意思多为“树枝、枝条”;而如果学生在明白了“月”字旁多与人的身体有关之后,也就很容易明白“肢”的意思是“肢体、上肢、下肢”等。

巧用“六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有利于让识字教学更活泼、更有趣味,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文字。其实:只要心有学生,适得其法,一年级孩子也能理解“六书”,运用“六书”学好汉字。

陈琛,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