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群文阅读的议题提炼与组文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群文阅读的议题提炼与组文策略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22        返回列表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区别于单篇课文教学的教学方式,就是指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阅读一组主题相近或相反的一组文章,多到三四篇,甚至五六篇。相对于单篇精读、细读特点,群文阅读教学可以视为粗放式阅读,浏览阅读,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归纳,逐渐形成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是当前广大师生喜闻乐见一种教学形式,怎样提炼议题和组选教[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学内容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确定议题的策略

议题的最大特征在于可讨论性,也就是说议题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确定好议题是上好群文阅读课的第一步,如何确定议题呢?

1.议题从学生的心灵世界中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议题,更容易在课堂上尽快地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例如针对初一学生喜欢阅读童话的特点,我们确定了“童语童话”议题,组选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2.议题从时事、热点焦点中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结合时事,热点焦点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比如2014年9月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结合初一学生刚学了《论语十二则》,我们确立了“永恒的孔子”议题,选择了《论语选章》、《千年夫子》、《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孔夫子》(节选何新著《孔子新传》)、《孔子在哪里》4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3.议题从单元教学主题中来。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是关于“探险”的主题,结合学生中也存在莽撞、冒险的行为,我们确立了“险与美”的议题,然后选择文章进行群文拓展阅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料,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4.议题从人文主题、写作技巧、阅读策略、作者风格等方面来确定。《群文阅读读本》在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自己根据学生实际,也确立了一些议题,比如在作者风格上,我们确立了“童真与母爱的流淌——冰心奶奶的那些文字”议题,在写作技巧上我们确定了“正面描摹形象现,侧面烘托艺更高”议题。

二、选择文本的策略

确定议题之后,或者说确定议题的同时,就需要考虑选择文本了。由于是一组文章进行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循序渐进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选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难、易结合。难、易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理解的难易程度,过于深奥难懂的文章,读一篇恐怕都让学生头疼,更不用说读多篇了。而全部都过于浅显,又不利于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感知文章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因此,必须做到难易结合。比如,一位老师在组选以《侧面烘托艺更高》为议题的群文时,以《口技》为课内例外,另外选择了《老残游记》中写王晓玉的片段,再选择了老舍的《断魂枪》片段,这样有浅易的白话文,有课内文言文,有现代白话文,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2.长短结合。这是针对选文的篇幅而言的。过于短的文章,内容较单薄,都过于长的文章,一节课不能完成,影响效率。因此在选文时一般以800-1400字为宜。

3.同质、异质兼顾。如果选的文章都是同质的,无法拓宽学生的思维,阅读所获就狭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确立了“人性之光”的议题,5篇文章中前三篇《一滴水,一滴泪》、《纪念“纳粹士兵”》、《给仇人一块面包》都指向了面对自己的“敌人”时表现出的“人性”,完全同质,而最后2篇文章《理想的风筝》、《最后的细致》又表现为身患重疾之后患者的“人性之光”,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够浓厚,对“人性之美”的体悟受到局限。如果替换别的文章如屠格涅夫的《乞丐》(穷人面对乞丐时的人性),杨绛的《老王》(对不幸者的关注)等,就会大大丰富“人性”的内涵。

4.选择文本时课内外结合。课内精读学习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过程,提升阅读能力,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例如一位老师的《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选择了《皇帝的新装》、《最后一课》《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警察和赞美诗》《一面》的选段6个文本,有4个文本都是学生课内学过的精读课文,学生比较熟悉,另2篇都很经典,紧紧围绕“心理活动描写”议题展开讨论,共生构建,得出“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持续的热爱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确实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和难题。确定恰当议题,组选合适文本开展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为母语教学打开了一扇探索的大门。

霍佳华,重庆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