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初中生作文互动式修改策略探析
杂志文章正文
初中生作文互动式修改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如此直言不讳。作文修改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受“学生写,教师改”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费尽心思改好一篇学生作文,而学生却往往不屑一顾,其收效甚微。其实,对于作文的修改效果而言,学生的自改互改与教师的批改要更有效的多。语文教师可以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果能够把握好自改互改的各个环节,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 

一、作文互动式修改策略的必要性

所谓互动式作文评改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相互作用,从而建立生生、师生双向的情感交流,双向的资源共享,双向的创新提高,双向的评价激励措施,初步形成教学相长的作文评价新机制。作文评改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为年龄、阅历和知识底蕴差距较大,所以两者之间的有效的互动必然缺失,这就造成教师难以明晰学生的写作初衷,以至于无法对学生写作形成正确的指导;学生因个人的经历和底蕴,无法把握教师的命题意图,就不能在写作构思中做出调整。由此可见,打造“学生互评模式”,已成为初中作文评改改革的必然途径。

二、作文互动式修改策略的具体步骤

(一)以学生的习作为依托,授之以渔。

1、明确要求,让学生互评时有据可依。在学生写作前,教师要提出作文具体要求,以指导学生写作以及评改作文:①全文是否围绕一个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看文章的结构: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是否形象生动。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并为评改列举模本,要求学生作文评改时对照评改。这些标准是常规性要求。

2、教给学生自改互评作文的基本方法。“增、换、删、调”。增:即充实作文内容。对重点段落写得不具体,细节描写不到位的习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实重点段落的内容,扩写重点段,增加一些新内容。换:即去掉作文中的错别字、误用的词语,以及病句和不正确的标点,而换成正确的字、词、句和标点。训练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就要从这些基础抓起。删:即压缩语句、删掉多余的或与中心无关的语句。对那些没有围绕中心思想安排材料,详略不当的作文,教师要指导其学会分析并删除,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明确。调:即指导学生调整自己作文中某些语句和段落,把文章写得有条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得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如: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再加上小作者的辩解,老师因势利导,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3、让学生成为自改互评过程中的主导者。作文评改课上先对照要求自改,再组织学生互评。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将作文本随意分发到每一个人,按要求进行评改。每组成员评改的作文相互交流,如有异议再讨论修改。保证每篇习作有两人欣赏,每一位学生至少修改一篇,看两篇习作。小组工作完成后,组长收齐上交。全班学生的作文再由学生任意抽出四篇,分别请作者自己在全班朗读,全体同学参与口头评改,重点评习作,兼评学生写的评语。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本文来自于Www.WkXX.Com],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这时学生唇枪舌剑,争辩质疑,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评改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只有运用了“互改─互评─点评─反馈”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了作文评改的全过程,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和评改的热情,真正达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效果。

王娟,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