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议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杂志文章正文
浅议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中的浅层面。一方面,它是班级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物质状态,是具备教育效应的物质环境,是班级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劳动产物,它又是班级深层文化的物化方式,是师生们观念与思想的烙印,体现着班级师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各种情趣。我认为班级物质文化可以分别对“教学设备”和“教室环境”来进行探讨,前者着重于“选择”哪些物品作为班级设备,后者着重于“如何安置”所选择的物品。

一、教学设备的配置

教学设备,是指作为一个学生接受教育与生活的基本场所——教室,所配备的一些硬件设施条件。这些硬件设施从对班级教学与生活活动的作用来看,可分成教学必备基础设施、教学辅助设施与班级个性化设施,其中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辅助设施基本上是由学校配置,而班级个性化设施则是由各个班级自行准备的。

1.必备基础设施。班级是一个教育基本单位,要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需要教室、课桌椅、黑板、粉笔与教科书等由学校统一配置的“必备设施”。教室,在客观上使其空间结构对教学活动形成限制,即形成课堂。在多数学校里,大多数班级的教室是同样大小的,只有极个别例外。课桌椅,是教学活动、特别是正规教学活动难以缺少的基础性物质。它既是学生在班级中所享有的私人空间,又共同构成班级的公共空间。课桌椅的摆放方式,或者说学生的座位编排,还会影响班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班级气氛等。黑板,是课堂中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传播媒介。粉笔,与黑板是配套设施,其作用也是进行信息沟通。教科书,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知识载体,是教——学之间的桥梁。

2.教学辅助设施。随着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现代物质文明与课堂教学在物的层面上相结合,产生了一些能部分替代教师的教学活动的物质因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辅助设施”。比如,早期的录音机、电视机,现在的校园闭路电视或广播网、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辅助设施进入班级后,对班级教学与生活带来了不少冲击,主要表现在其多样性、扩展性和效率性对教学的影响。辅助设施的加入,使教师从权威转向了协调者、搀扶者,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其次,扩展了班级生活,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从而使班级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同时也增加了弥散性和复杂性。

3.班级个性化设施。相对于教学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的配置要取决于学校的经济条件,由学校统一配置,班级个性化设施取决于班级自身的条件,是班级文化中最具个性化的物质表现。“班级个性化设施”,是指由班级成员认同的用于满足班级发展所需要的班级私有设施。按其用途可分为智育设施、体育娱乐设施、卫生设施和艺术设施。班级个性化设施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班级个性化设施的添置为建设班级文化提供了条件;同时,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决定了班级会添置哪些个性化设置,班级个性化设施的添置展现了班级文化。

二、教室环境的布置

1.教室环境的各因素与班级文化建设之间密切相关。任何文化活动都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和空间密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熏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般来说,班级规模与座位编排方式是班级文化空间最为重要的两个环境因素。一个班级教室环境的优化,说到底是教室中所有物品的组合的优化,使设施在时间与空间中优化组合,再进行所有设施的整体优化。

2.优化教室环境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一个班级教室中的[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空间大小或容积、环境所采用的材料、直线透视角度、照明和阴影和温度等因素是即定的条件,由不得我们随意转换。但我们可以从环境中物品的布置、色彩、声音和感官刺激等方面入手,使我们的教室更美化。班级中的各种设备中,有些是要长期且经常使用的,必须以节省占地空间为原则将其固定化,并要求使用者应放回原位,尽量保持整洁。这样既能节省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接受社会约束的能力。

座位编排方式在班级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其要义实际上是教学空间、文化空间的组织形式。实践与研究均已证明,不同的空间组合形式直接影响班级文化活动中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影响学生的动机和态度,影响文化活动的效果。常用的班级教室座位编排方式有秧田式、会议式、小组式、圆形、马蹄形等排列方式。任何座位编排方式都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也有其应用的局限性,我们只能从实际需要出发,来灵活运用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

胡富存,张旺雪,甘肃渭源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