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杂志文章正文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小学生正处在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因年龄小、自制力薄弱、是非观念较差等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师采用故事教学法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故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在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总结出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听故事的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会主动思考故事中出现的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采用故事法教授小学语文,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故事不会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既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故事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扩展,小学生可以从故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故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教学法只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才能体现其在小学语[本文来自于wwW.EkXx.CoM]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文是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1.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是教师讲,小学生听,听完之后,并说出所学内容的中心思想,这种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故事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更新的又一里程碑。

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方式之一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小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儿童诗《我想》的学习,直接背诵或是学习诗词的含义,小学生不能做到真正的了解,体会到诗中所体现的意境,在背诵和学习过程中会显得困难,因此厌烦类似的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找到与诗中相似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自己编写小故事,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故事与诗结合起来,此时学生会对学习儿童诗充满兴趣,进而对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2.设计语文教学情景。设计良好的教学情景是进行故事教学的基础条件。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对词语的理解不是很透彻,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设计相关的教学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文学习内容。如前文提到的儿童诗《我想》的学习,教师将学生带到与诗中相似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就是情景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创编与此情景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使其主动探索语文的奥妙之处,提高语文的学习质量。

三、故事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选对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但是在教学方式实践时,也要注意是否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故事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如下:

1.选择的时间要合适。故事教学法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目的,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教授小学语文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教师选择的讲故事时间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后,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故事教学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能采用批评或是打消其积极性的方式,学生得到鼓励会增加学习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若是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打击,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进程。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应该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故事教学法,鼓励学生学习。

2.学生本身应参与其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广泛,在利用故事法教学时,只有教师参与其中是很难体现出故事法教学的优势的,因此,教师在使用故事法教学时,学生也参与进来,进行学习资料的查找、整理、情景设计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丰富语言,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

学生参与到故事教学中,是对学生最好的锻炼,采用故事教学法增加小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逻辑能力等,有效的提高其写作水平,增加学习信心。故事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故事法有效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故事法被教师广泛应用,说明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重大,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故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热情提升,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整体情况得到改善。

刘建平,山东邹平县梁邹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