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引导学生热爱古诗文
杂志文章正文
引导学生热爱古诗文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96        返回列表

在网络语言和流行歌曲当道的今天,提起古文,就会让很多初中生犯难,只觉得课本上的“之乎者也”像是天书一样晦涩难懂。不爱好,自然提不起兴趣去学习。可是要知道,这些古诗文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字魅力,怎是那些快餐文化养成的网络语言可比的?尤其是当今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上至“诗经”下迄元曲,无不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更不用提其中的警世妙语,让人在惊叹折服同时,更会对读者的人生观、审美观等产生深远的的影响。因此古诗文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此,我就如何上好初中的古诗文课谈一些浅见。

一.当前的教学现状

1、长久以来,上古诗文课时,教师都是重视文章的内容理解,将解词释义作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而古诗文中最重要的意蕴却往往没有发掘。

2、由于古代和现代在语言文化上的差距,使得语文功底不够扎实的初中生在文章精神的理解上难度很大,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是教师反复的讲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学生马不停蹄的记录。其实古诗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感悟,而这样的教学方式,留给学生的感悟空间少之又少。

3、现在的辅导材料,内容详尽,把一篇古文翻译的滴水不漏。学生使用这样的辅导材料,弊大于利。看似学生可以使用它做好课前预习,实则是在更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对古文感悟的机会。将古文学习变成彻底的古今语言翻译课。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原本美好的古文学习、古文化的体验课,在学生眼中大失颜色。

二.多种形式读古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古文学习的好方法。所以,怎样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抄一胜过十遍读”。清初的张溥,每读一本书都要抄上七遍,他还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斋”勉励自己。抄也有抄的技巧,不能是随意的看几个字抄几个字,而应当是看一句,抄一句,看几句,抄几句;随着对文章的熟悉,可以看一段,抄一段,甚至看一篇,抄一篇。总之,先读后抄,边读边抄,边抄边读,抄完再读。

2、听读古文,营造情境。古人的说话习惯和我们不一样,而正确的诵读习惯又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意境的体悟,所以我搜集网络上和电视节目中的好的古诗文诵读,用MP3记录下来,在课上放给学生听。这些诵读录音中,都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那亦歌亦话的诵读方式很容易就捕获了听者的耳朵,带着学生沉浸在古文搭建的山水美景中。

3、字正腔圆练诵读。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经过了上面的听读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像录音中的人一样,大声诵读,可朗诵、可背诵。但务必要声音洪亮,诵读准确。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该注意的重音,需调整的语调,和把握好诵读的节奏,这样才能诵读出古文的韵律之美。

三.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

很多古诗文本就是作者应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我们的学生没见过那样的景,没经过那样的事,所以难以和作者生出共鸣。这时,我们教师需要在古文学习前做一个场景铺垫。例如讲讲作者的生平故事,加深学生对作者的性格了解,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前,先给学生说说欧阳修其人,他因何而作《醉翁亭记》,当时的社会现状如何等等。这样通过对当时社会、人物、事件等的想象,一篇晦涩干巴的古文,就变得鲜活生动,与学生的距离瞬间缩小。

四.阅读比较,培养探究精神

然而,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优秀的文章何其多。语文课本的承载有限,考试手段又是多种多样,根本不能保证考题中的文章是学过的。因此,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我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来实现。有同一诗人的比较,比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送友人》放在一起比较学习;有同一时代的比较,如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比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在诗词鉴赏中,还可按其类别比较探究,如同是送别诗,学习王勃“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就可与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同样的作者、同样的时代甚至同样的主题,却可以由于作者的性格背景不同,遇到的境遇不同等等,使文章有了不同的韵味和意境。

五.写作训练

让学生爱上古文学习的最后一步,就是写作练习。可以从“唐诗宋词”的写作开始。

例如,按照宋词的的格式,让学生自由填词。然后在班上由师生集体品评,选出其中优秀的作品可以推荐到校报上刊登等等。通过这样的参与,慢慢的学生不会再对古文学习心生反感,甚至反而会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变得更加主动积极,乐在其中。

总之,学习古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还可以在古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种影响不是一时的考试成绩可比的,所以初中的古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朱玉涛,教师,现居山东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