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谈考场作文思路的快速拓展
杂志文章正文
浅谈考场作文思路的快速拓展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4        返回列表

余晓兰

“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打开思路咋就这么难呢?”“写作文有捷径可走吗?”“考场上有快速成文的方法吗?”许多考生都这样问,不会写作文,这是思路堵塞的表现。考场作文的写作,时间短,要求高,审题之后,快速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面对考题,很多同学却思路闭塞,无从下笔,显然是缺乏必要的思路拓展训练。其实,只要同学们遵循规律,掌握技巧,认真训练,就一定能顺利打开思路,完成写作。在此,笔者介绍几种打开思路的方法,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纵向拓展有深度

纵向拓展就是采用层进式结构展开,步步深入成文。纵向拓展既可用于整篇文章,也可用于文章的局部或者一个段落。常见的纵向拓展的方法有:

以时间为序:凡是有时间先后性的都可视为此拓展方式。比如写《品味生活》,采用纵式拓展,就可以从年轻时、中年、老年等分别组织材料,具体组织材料时可联系到教材中的素材学以致用,这样思路就打开了。

以空间为序:比如写游记类,移步换景,层层深入,有条不紊地展开。

而逻辑上的纵向拓展可以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让学生审题时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稿纸上按顺序层层深入拟好思路,先确定主体部分的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要按层进式铺开。比如有考生写《坚守那一份信任》:信任是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是什么)多一份信任,才能少一份怀疑;多一份信任,才能少一份孤独;多一份信任,才能多一份成功的可能。(为什么)信任需坚守,但不可盲目信任。(怎么样)主体部分的三个总结性的句子就是采用递进关系的纵向拓展打开思路的。

还有一种就是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展开,这是根据事物的相似性特点由一个事例推导出另一个事例(或结论)的构思方法。这种方法常运用典故、成语故事、寓言或生活常识、自然现象等切入,进而过渡到人类社会,将立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比如《做学问要博采众长》可以从蜜蜂采花酿蜜的寓言故事切入,这样就可将行文思路打开,不至于无话可说了。

二.横向拓展有宽度

横向拓展方式在作文中很常见。在结构上顾名思义就是排比式,这种拓展方式既可用于记叙文,也可适合于议议文。在记叙文中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横向铺开,比如写记叙文《我的家乡》,横向怎么展开呢?可以按季节拓展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分别从四季来表现家乡的特点。还可仿照高中教材必修三的课文沈从文的作品《边城》,表现景物美、人物美、人情美。即按对象拓展如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人情等。这也可算对名家名篇的学习模仿了。当然也可单从“景”这一点拓展开,选取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家乡。这样就不至于无从下笔了,相信同学们还会文思泉涌呢!

横向拓展用于议论文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学会的方法。所谓横向就是并列铺开,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在统一的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彼此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说通俗一点就是,在明确中心论点之后,提炼出几个分论点置于每段的开头,以并列段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加以具体论述。

三.对比拓展有清晰度

对比拓展,就是针对话题,围绕主旨正反论证,从而打开作文思路的一种构思方式,主要适用于议论文。这种拓展的好处是思路清晰,论证全面透彻。比如有考生写《实现梦想需要坚持》,主体部分用这样几句来拓展:1、当你遭遇失败的时候,请记住,实现梦想需要坚持;2、当你面对挫折的时候,请记住,实现梦想需要坚持;3、相反,在人生的路上,一旦受挫便停下前进的脚步,这样的人生一定摘不到彼岸之花。这是一学生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最可贵的是他在运用正反拓展的时候用了“相反”“然而”“但是”等这样能鲜明地标示文章思路的字眼,无疑这个学生是聪明的。在高考紧张的改卷过程中,能用这样鲜明的字眼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思维无疑是有助于阅卷人快速读懂你的作文的。再如有考生写《牌·人生》:1、上天给了霍金一手“烂牌”;2、上天给了爱迪生一手“烂牌”;3、上天给了方仲永一手“好牌”。这位学生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来选取素材,而重点又落在当人生面对“烂牌”的时候又当如何?这很符合高考作文的审美观,即当我们面临人生的“烂牌”的时候我们当如何选择?写作的过程中也更便于真情实感的抒发。

四.比喻拓展有美感度

有的作文话题比较抽象、宽泛。写作时总感觉有话说不出,最重要的是找不到切入点。找不到切入点肯定是打不开思路的,写作也就无法进行。这时比喻拓展就派上了用场,能很好地解决此类话题的思路拓展问题。

总之,只要勤作积累,勤作练习,相信自己写作时一定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相信自己考场作文也能得高分的。

余晓兰,教师,现居湖北南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