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作文要源于生活的积淀
杂志文章正文
作文要源于生活的积淀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7        返回列表

徐 慧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要求我们作文教学要生活化。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因此,要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享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享受物质文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享受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呵护和自己从对别人的帮助中所得到的乐趣;同时,既享受生活,又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积累人生经验。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表达时就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一.体验生活,写作素材轻松积累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十分强调“真实”,切实要求学生做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要避免空话、假话,就要让作文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有感而发。但有的学生往往认为作文“没什么东西好写的,也不知道怎么写”。咬着笔杆子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作文也很空洞,言之无物而感到苦恼,甚至对写作有一种恐惧感,产生一种“作文痛”的病根。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每天的生活仿佛就是一个万花筒,它色彩斑斓,丰富多彩。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积累丰富了,不仅“有米下锅”,还会引起学生的倾诉、表达的欲望,就会有一种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老师有意让学生进行各种角色体验,让他们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与纯真,让他们体验人际间的真情与关怀,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体验合作和交往的重要性,体验一个个成功后的幸福、失败后的悔恨沮丧等等。

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学生越能做到“真情流露”,因为作文中所写的事也许就是他曾经经历过的,作文中所流露的真情就是他当时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写得最生动、最具体的往往是描写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发生争吵、争执之类的作文。在这一类作文里,学生的描写可以说是神情兼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均刻画得较为准确、生动、具体。让你读着这篇作文就能想象出当时他们争吵的情景。这一类作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学生有很深的生活沉积,写出来的作文生活气息才格外浓郁。

二.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

1、在田野中感悟写作材料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农村的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里不仅有迷人的景色,还有各种果园、蔬菜棚。这时,我们就利用不同的季节,让学生到田野里去寻找写作的材料。一到田野,孩子们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找到了那么多实实在在的写作材料,就说写作变得容易啦!

2、在活动中寻找写作材料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在学校生活中,小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活动了,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给写作提供了素材,还是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有效方式。

3、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材料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想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同时指导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使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充满幻想和想象的内心世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纷繁复杂的人生。

徐慧,教师,现居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