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初中记叙文环境描写教学探析
杂志文章正文
初中记叙文环境描写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6        返回列表

魏立俊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依据。苏洵说过:“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确实,成功的环境描写,不但可以渲染气氛,而且能还让人感受到整个时代、整个环境的生活气息,感受到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与情感。现在许多初中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很少有环境描写,只是干巴巴地叙事,显得单调而枯燥;或者环境描写不能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具体来说,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种写法可以让初中生的记叙文染上新的色彩,有效提高学生记叙文环境描写水平。

一.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

所谓连串式的环境描写就是围绕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作者思想感情的不断变化,在行文过程中一连串的插入环境描写成分,主要用以衬托作者的感情在不同的阶段的不断变化等。例如,有一篇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开头把“烦恼”比作“细雨”,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同样写雨,作者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充分展现了作者不同阶段的思想情感。这些恰当的环境描写情节自然,也有效地推动情节发展。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读者能从不同的景物描写中感受作者心情的不断变化和思想涌动,容易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

所谓“情哀则景哀,景乐则情乐”,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情愉快时,他看到的景物也会是光鲜的、漂亮的;同样,漂亮的景色也能够感染人,使人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一个人用不同的心情看景色会产生这样不同的感受,那么,在作文时人的眼睛也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不同的景物。同样,如果能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也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比如《羚羊木雕》:“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这段环境描写里,作者写“冷冷的”月光与“我”的伤心的色调是一致的,恰当地从正面衬托出“我”的心情。这样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根据作者的心情变化和表达主题的需要而加入,主要起到衬托作者心情和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三.对比式描写,衬出深刻的主题

所谓对比式的环境描写就是根据文章表达需要,特别是当作者的心情忽然变化时,可以通过不同的环境描写表达出来。由于强烈的对比反差,能够很明显展示作者的心情变化,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就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环境描写中主动运用对比式描写,准确展现作者的心情变化历程。比如以下例子,在记叙文《初三的烦恼》一文中,作者与“枫”初次相识于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文中写道:“这是一个太阳特好的春日,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枝头绽放的新绿,无不让人感到一种勃勃的生机,广阔的田野里也如一张浅绿的地毯,一望无垠。”很明显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无比愉悦的,欢快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作者又不得不与“枫”相别,在这时,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写,不过,已不是春日的美好景色,写出的是秋天的萧条与孤寂,准确传达出作者的不舍和伤感之情。文章通过春秋景物的不同,鲜明地写出了人物心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首先学生要明白在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牢记三种环境描写的方法以及在行文中如何运用,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灵活运用,不能死板硬套。另外,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但最终都是为刻画人物、深化文章主旨服务的,这一点必须牢记。总之,在记叙文中加入环境描写很有必要,并且要精而且当。

魏立俊,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