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在课改中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
杂志文章正文
在课改中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1        返回列表

张红星

新课标要求每位教师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增强学生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而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每位教师的面前。以下结合一年来的课改实践,谈谈自己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口语交际课不同于以前的看图说话,看图说话只要将图的意思说出来即可,是单向的。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尽可能地设置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兴趣。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如我在教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时,我让学生在欢快、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说做过哪些游戏?觉得哪些游戏最有趣?然后让学生自由结合做最喜欢的游戏。游戏结束后,让同学们说清楚游戏经过,最后交流、评议。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兴趣盎然,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欲望,彼此交流特别多。因此,教师必须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二、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想说

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有人物形象鲜明的童话、寓言,也有语言舒缓、情境优美的诗歌、散文。《水乡歌》即是其中的一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水乡特有的生活情境:白帆点点的湖面、千河万渠的远景、歌颂水乡的歌声等。同时老师加以引述:小朋友,知道你的家乡在哪儿吗?其实呀,我们这儿就是著名的水乡。在我们这儿,什么很多呢?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们这儿田很多,我们这儿河很多,我们这儿鱼虾多……学生们在遇到与生活联系的情境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再借助课中老师为他们创设的音乐画面,激活了他们强烈的交流欲望。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课堂才会生动有趣,学生才会敢讲,会讲。通过师与生、生与师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听说交往的能力。

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多项互动

1.师生互动。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这样既有利于和谐气氛的营造,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2.生生互动。这是一种更为广泛互动方式,便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具体来说,可以有这些形式:组内交流。如学习《我们的画》时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看法;组间交流。如学习《有趣的游戏》和《我会拼图》等课时,都可采用先组内交流再评选代表在组间交流、全班交流。当一个学生表达看法后,老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使全班学生都可自由地参与交流。

四、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形容,更不能用“A、B、C、D”来等级化。评价的目的在于反馈情况,推动语言表达的发展。所以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应该是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对此,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模糊概念式评价。

例如教学《小兔运南瓜》一课,当一些孩子表演了自己续编的故事以后,老师可以请所有的小观众充当评委,并教给他们评价的方法:“如果你觉得他们演出了小兔运南瓜的方法就举起一只手;如果你觉得他们还演出了小动物们说的话,就可以举起两只手;如果他们不仅话说的好,还有动作和表情,就请你摇动你的两只手为他们喝彩。”这样的评价使发言的孩子感受到的是正面的评价,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了其语言表达的勇气。这种全员参与、身心结合的评价方式既便于操作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去关注别人的活动。

五、面向课外,训练口语

《语文课程标准》里谈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语文教学来说,广阔的生活是立体的课本,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指出“生活即教育,”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在课内,得在课外。”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张红星,教师,现居山东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