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运用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运用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8        返回列表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利用微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向学生进行课外语文知识的拓展和学习,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知识,教师们可以利用微课的方法来进行讲解,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进而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一、微课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因为学生处于语文知识的启蒙阶段,所以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进而不能完全参与到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而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利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语文知识以声音、图像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进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文《乌鸦喝水》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利用微课向学生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寓言故事的讲解。学生通过微课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来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对整篇的语文课文进行详细的阅读,并且从课文的阅读中不断加强自身对拼音知识、字词的掌握程度,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利用微课的形式来对古诗词的作者、相应故事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李白的《静夜思》的讲解过程中,利用微课向学生简单讲解李白的生平事迹,以短视频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然后教师再引入本节课堂所要讲解的古诗词,打造一个良好的语文知识学习氛围,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

二、微课拓展学生语文知识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积累的关键,学生从大量的阅读中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词汇的积累。学生仅仅依靠语文课本的学习,并不能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大量积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不断丰富自身的语文素养。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运用微课的教学方法,进行語文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拓展相类似的语文课文进行拓展,进而不断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比如,在杜甫《绝句》的讲解过程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初春时期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色进行描绘和详细的刻画。同时运用有声有色的描绘手法,“鸣”“黄”“白”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进行美景的刻画,更加突出初春时期生机盎然的特点。“门泊东吴万里船”表达出作者希望战乱早日平定的思想,同时“泊”字写出作者在外漂泊不定,进而表达出作者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当教师讲解这首古诗之后,学生对作者杜甫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介绍杜甫不同类别的古诗词,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对杜甫进行了解,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拓展,整体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微课解决语文教学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没有一个积累的语文文化底蕴,所以在景色描写语句分析中不能够想象出当时的情境,进而对作者所要表达思想感情的推断出现相应的误差。然而利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可以直观进行了解的知识,同时可以营造一个语文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通过对微课的合理设计,让学生跟随着微课中所设计的具有层次的问题,逐渐对语文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另外,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微课对语文作业进行讲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的讲解占据一定的教学实践,并且不可以重新进行复习巩固。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将简单的语文知识点做成一个语文课件,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掌握,避免了学生已经掌握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在课后较难的问题讲解中,利用微课的优势让学生从简单的角度进行分析,将困难的问题转变为多个简单的问题,通过简单问题的解答,再进行总结和完善进而得出难题的答案,进而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微课进行科学合理性地利用,将微课完美的融合到自身的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之后语文知识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贾雯,江苏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