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杂志文章正文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5        返回列表

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心理认知习惯以及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运用富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促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一、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学生由于先天因素以及后天社会因素的影响,会形成具有很大差别的差异性和个性,从而导致每个学生所能接受和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成长和收获,就不能采用传统教育中“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更加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是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不同专题的测试,比如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等专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学生每一次的测试结果,然后总结出每一位学生所擅长或者更感兴趣的领域特点。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借助一些心理测试,来量化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态度。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前期的备课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都要时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设置能够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特点的教学过程。比如,众所周知,前期备课工作是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和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能够在课堂教学,轻松驾驭每一个环节,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老师在备课时,就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备课。首先,老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上,在营造愉快学习氛围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出能够让他们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广阔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程中。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问题时往往要么太难,要么太简单,使得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分层教学中,老师还要结合课程内容,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使得教学切实能够满足每一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回答,同时又为水平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拔高难度的问题,引导他们去自主专研。如在学习《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老师可以设计逐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这一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我和爷爷是怎么样汲取彼此的力量的”、“最后面爸爸所说的那句话,让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哲理”等。这样就可以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此外,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有利于让学生间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三、采用多层级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個性差异,因此传统教育中以成绩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要采取措施逐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分层的评价机制,对每一层级的学生的发展切实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比如,在评价内容上,要改变原来的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机制,而融入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更具综合性和针对性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也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方式。此外,在评价时,老师要给予学生鼓励,根据学生的差异,给每位学生具有针对性的特别评价,让学生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和关注,从而对学习会有更高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总结,从而找到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刘庆娥,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