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语文情境教法创新设计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情境教法创新设计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4        返回列表

小学生对情境演绎有好奇心,教师利用情境演绎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可以极大提升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度。情境创设和课堂演绎包含哪些内容,课堂教学引入情境演绎教法有什么作用,在具体操作上有哪些方式方法,需要我们教师展开深入研讨。

一、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媒體情境是语文教学最为常见的教法运用,教师根据教材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利用多种媒体介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调度课堂学习气氛,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材料,学生看得特别认真。教师发动学生谈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河床不断升高,所以才发生那么多次决口和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黄河出现决口和改道,与人口增长也有一定关系,人口大幅度增加,导致森林毁灭,草原植被被破坏,黄土高原失去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教师对学生见解给出肯定评价。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信息,让学生结合文本展开学习,学生通过对比验证式阅读学习,对黄河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多媒体激发效果非常显著,将学生学习目光引到文本验证阅读上面,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课堂教学进入佳境之中。

二、实物情境,调度学生学习热情

实物展示、实地观察、实地操作等,都属于实物情境,学生大多喜欢这样的情境,特别是实地观察和实地操作,这是学生最为青睐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内容不少,很多学生也曾经去过这些地方,这也是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可以借鉴的地方。

如学习《自然之道》时,教师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有几只“花蚊子”标本,让学生展开观察,并提出一些观察要求:这里有几只蚊子,你可以仔细看一下,这些蚊子有什么特点呢?你平时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能够见到这些蚊子,它们咬过你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充满好奇地展开观察,并自发展开集体讨论。学生观察结果呈现个性特征。有学生说:这些花蚊子都是非常厉害的,它们的毒性非常大,被它们咬过之后,要起小红点,痒痒好长时间。也有学生说:我就被这些蚊子叮过,擦过花露水也不管用,好长时间还有红点,非常痒痒。教师给出点拨:这些花蚊子为什么这样厉害呢?因为它们是进口的“洋蚊子”,这些蚊子原本不在我们中国,后来跟随海船进入我们国家,并且得到快速蔓延,这些蚊子个体较大,毒性也较大,生存能力也很强。这个“洋蚊子”就是一个很好外来物种侵袭的案例,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给我们这里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也属于违背自然之道的。

教师用蚊子标本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得到一些学习启迪。特别是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引导,将实物展示和文本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丰富学习启示。

三、问题情境,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发学生展开实践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学识成长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具有启迪性,学生能够快速调动学习思维,进入到特定环境之中,形成鲜活的学习体验认知。

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注意观察桂林山水特点,并给出问题设计:在这段视频中,你看到了桂林山水的真面目。你感觉课文哪段描写更为真实到位?桂林山水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写的,在介绍时,主要突出了水和山的哪些特点?你在视频中是不是得到了验证?学生展开热议,很快就给出不少独特的见解:“桂林的山水真的非常美丽,给人的感觉就像进入到仙境一般。我感觉课文中对桂林的水描写最到位,看那水,清澈见底,还有许多游鱼在其中,那些划船的人唱着山歌,畅游在绿水之间,真的赛过了神仙。”“这桂林的水和山各有各的特点,但美是共性特点,视频和课文描写有很高相似度。读过课文,就像真的去过桂林了。”

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设计一组思考问题,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学生通过热议互动,形成学习共识,课堂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学生都有主动探索欲望,只要教师给出的问题具有诱导性、探索性,学生学习自然呈现主动性。

情境演绎教法的特点是将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在具体操作时,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并得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设计无疑是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小学语文情境演绎教法创新设计,符合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

张学增,山东寿光市稻田镇梁武赵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