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用个性化阅读点燃小学语文课堂
杂志文章正文
用个性化阅读点燃小学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3        返回列表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感和丰富的积累,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来合理提高学生个性化程度,帮助学生在小学时代就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力,通过不同的个性化阅读方式,来帮助学生打造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一、营造情景激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无限潜能。想要孩子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则需要积极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当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即通过多媒体等一系列手段来传达信息,为学生个性化阅读营造出一个轻松自然的阅读空间。

比如在学习小学课文《三亚落日》的时候,很多小学生没有去过三亚,对那儿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不了解,自然无法构建起一个总体的印象,这样一来学生在内心就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想象画面,这样一来学生个性化阅读思维就会受到束缚,没有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因此,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三亚的各种美丽的风景,让学生能够在这些画面当中找到灵感和集中注意力,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配乐的朗诵组织,将学生吸引到美丽的环境当中去。通过教师所营造的环境情景,学生可将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融入到情景当中,从而激发出丰富的个人阅读感情,提升个性化思维能力。

二、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时间与空间

随着教育课改的不断进步深化,教师逐渐从传统的主导地位转向辅助地位,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模式,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影响学生阅读。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进行阅读训练,在阅读过程当中也需要形成个人的自主探索习惯,帮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当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内心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当中畅所欲言,张扬个性,调动身体的感官来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

例如教師在讲解《海伦·凯勒》一文的时候,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阅读始终需要借助有效的文字来进行想象,这样的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因此很多教师就用自己主观的想法来干涉学生的想法,这样一来就会对学生的自主探索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程度,教师应该更多地采取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参与。例如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回忆自己看到过的美好景色以及声音,再联想到海伦·凯勒的悲惨遭遇,就会从内心感受海伦·凯勒的心情,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自由发言,发表对于海伦.凯勒的见解,这也是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方式之一。

三、让课外知识来锻炼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要想小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开展个性化阅读方式,还必须要懂得合理运用课本之外的知识来补充和巩固自身课内学到的知识。这就需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结合,在课堂当中就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也有利于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上面的改正,有利于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而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的语文意识,让学生将课外吸取过来的养分运用于语文课堂上来,由课外向课内进行延伸。

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课文当中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章节时,学生首先需要进行非常充分的阅读才能够领悟到作者童年的美好时光当中。然而,很多学生因为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萧红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有些同学根本就不认识萧红这位女作家,自然无法对于文章有更加深层次的感受。这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课外找到相关的资料,例如作家萧红写的书《呼兰河传》,学生通过这本书可以较为完整地了解到萧红作为一代才女的想法和文采,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当中蕴含的情感,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自身思维的灵活性,为个性化阅读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与作品的人物产生共鸣,不知不觉间,学生就会提高自身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主动地去探究文字世界。

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阅读已经成为小学生启蒙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未来文学素质和做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在要求,从传统的主导地位转变为引导地位,积极引导帮助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究,这样他们的个性才能够得到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打下夯实的基础。

李妮训,山东平度市广州路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