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结合应用,提升词语教学有效性
杂志文章正文
结合应用,提升词语教学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0        返回列表

词语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若能提高学生掌握、使用词语的效率,则能令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有效率。然而,传统的词语教学往往以抄写、背诵、默写为学习的主要方法,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效率不高。教师要将词语教学和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内容,在听讲故事中整体感知词语的使用方法,在交流实践中学会如何运用词语。

一、融入语境,理解内涵

肖冰老师在研究词语教学时提出,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词语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能令学生体会到字典中没有的言外之意,能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内涵。

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喝、叼、衔、咬、含”等和嘴部动作有关的词汇组合在一起,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和情境展开分析,尝试区分这些词语之间的不同。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绘制一些图画,分别展示这些动作,然后让学生尝试进行分析。如有学生提出:“喝”和“吃”是不同的,因为“喝”指的是“喝水”,但是“吃”一般吃的时固体的食物,所以课文的题目是《乌鸦喝水》,而不是“吃水”。还有学生认为“咬”一定要有牙齿,但是“乌鸦”是没有牙齿的,只有尖尖的喙,因此乌鸦是不能“咬”东西的,所以文章中不会用“咬”石头来形容乌鸦。但是“叼、衔、含”的话,都是乌鸦能够完成的动作,文章根据文意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动词。利用课文的语境加以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的区别。

良好的语境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若将词语教学和课本语境割裂开来教学,则会在无形中加大学生的记忆压力。但是若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教学,则能令学生加深印象,在语境的帮助下更轻松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讲解故事,整体感知

小学生生性活泼,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讲述故事,并在故事中加入生词,令学生能利用故事对词语产生整体认知。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

《女娲补天》讲述的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教师可以将一些成语夹杂在故事中进行讲授,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女娲补天的故事背景,因此即使学生不懂得这些成语的意思也能通过整体感知理解成语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述到天空出现了一个窟窿后,可以在描述中加入这样的成语,如:“这对于老百姓来说,可真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啊,所有的老百姓都吓得六神无主。”学生虽然可能不明白“惊天动地”和“六神无主”是什么意思,可是天空出现窟窿是一件大事情,因此学生自然明白“惊天动地”是什么意思,而百姓自然会因此而害怕,所以学生自然明白“六神无主”是惊慌失措的意思。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讲述故事,在讲故事的同时将自己知道的成语夹杂进去,让其他同学猜这些成语是什么意思。这个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教授成语、歇后语、谚语等熟语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有趣的故事展开教学,这样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词语的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令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展开交流,积极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若能给学生构筑有助于表达与交流的学习环境,则学生能在互动讨论中使用自己学到的生字生词,在实践中更灵活地运用,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

在学习《伯牙绝弦》后,教师可以将“绝”作为主题,让学生展开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绝一共有多少意思?文章中的‘绝是什么意思?你能用‘绝造出什么新的词来吗?”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绝”造词造句,并展开互动讨论,看谁能说更多的句子。如有学生说:“‘绝有断绝的意思,比如,如果谁做了坏事,那么我就和他绝交。”还有学生提出:“数学应用题真是我的克星,我法子都想绝了,还是无法完成这道题。”这里用的是“完全没有,穷尽”的意思。还有学生发现“绝”有形容词用法,意思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如造句:“学校门口的茶叶蛋真是一绝,好吃极了。”还有学生发现“绝”还有副词用法,意思是“绝对”,于是便尝试造句:“我喜欢民歌,我觉得那绝对称得上是天籁。”

语文学习是长期积累和运用的过程,在学习中要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积累。若能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运用学到的词语,则学生不仅能令自己的言语更为丰富,同时也能加深对生词的印象,学习效果更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词语的重要性,要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在实践应用中加深对生词的印象,令其学习效果更好。

李莉,山东桓台县新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