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析唐人边塞诗里的爱国情怀
杂志文章正文
浅析唐人边塞诗里的爱国情怀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2        返回列表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给后人留下了永远仰望的高度;唐诗,是一座花团锦簇的百花园,树树繁花迷人眼。直白一点讲,我们很难览尽它的绮丽风光,它美轮美奂,处处美色让人流连,让人爱不释手。今天我们就透过其冰山一角,观览一下大唐诗歌那流光溢彩的迷人风光。

七绝中不少边塞生活的诗歌,突出了将士们赴边报国的爱国主题。这类诗歌中既有刚猛豪放、立志戍边的热血男儿的豪情抒发,也有念远思归,遥思亲人的柔情长吟,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我们先看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这首边塞诗,以热血青年戍边报国的精神为主调。诗里边的“汉”和“羽林郎”、“骠骑”(指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等字眼都紧扣着汉代,这是唐朝流行的“借汉说唐”的一种写法。前边两句,阐明了出征战士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这些地位高贵的人并没有耽于享乐,去过衣食无忧的奢华生活,而是毅然决然地从军赴边,在刀光剑影里,去实现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两句话,十四个字,一位义无反顾、舍身卫国的爱国战士形象跃然纸上。后边两句宕开一笔,以反诘的句式强调了边塞的生活环境之苦:荒寒不毛,人烟稀少,角声凄厉,断雁哀鸣。尽管环境不堪,但将士们依然毫不犹豫地坚定戍边之念。接下来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让我们依稀看到了曹植《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形象。

慷慨赴边题材的七绝诗歌让我难忘的俯拾皆是,戴叔伦的《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里飞扬的爱国豪情,可与王维的诗有一拼: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首边塞诗,出自中唐著名诗人戴叔伦笔下。它也是一首述志报国的名诗。全诗给人的感觉就是,热血沸腾的戍边将士,豪情万丈,为了报边卫国,他们不惜以身相许,这是那个时代爱国激情在诗歌里的一次经典闪烁,感人肺腑。

诗歌前面两句,先铺排了一个雄阔的古战场景象,虽然不无夸饰成分,但在体现将士们忠勇报国的豪情上,入情入理,丝丝入扣。它在形式上,同样体现了“以汉代唐”的艺术表现手法。阴山,古时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兵据险布阵,誓扫犯边之敌,“不遣胡儿匹马还”的铿锵誓言,极易让人恍如置身于那场血肉横飞的古战场中。

后边两句,引用了一个典故。戍守西域三十载的東汉班超,早年立志报国,投笔从戎,出生入死于安边大业中,而人生晚年却发出了“但愿生入玉门关”强烈期待。这位深得西域各族人民敬重的军事家、外交家和史学家,人生晚年的喟叹,实乃人情之常,并无损于他的光辉形象。戴诗反用其意,昭显了唐朝将士从容戍边,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豪迈之情。

与前边粗犷的诗风形成对照的是,同样是边塞诗,我们有时也能从征人的柔软心扉里,探摸到他们对故乡对亲情的那份婉转缠绵的思念。那圆月,那横笛,那芦管,那胡笳,那戳心的边角声,每每成了他们寄托柔情的载体。我们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绝句,是中唐时期的一首广为传诵的七绝名篇。它融声、色、情于一体,活现了戍边将士月夜思乡的情怀。大诗人刘禹锡在《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诗中便有“边月空悲芦管秋”的诗句,就是指李益的这首诗。

前面两句分别写了月下沙色,以及广漠之上的月色。月光之下沙海似雪,这份雪白同时也侧面交待了此时正是圆月当空时候,月圆人不圆,正好为征人思乡作了铺垫。次句的月如霜,强化了天空澄明,月光无遮无拦地注入世间,一个“霜”字,凸显了月光明净。如果说,前两句是为后边抒情作铺垫的话,那么第三句则正式开始了抒情表达。芦管声声,哀婉缠绵、不绝如缕,非铁石之人无不为之动容!“征人尽望乡”,一个“尽”字,再把将士们铁骨柔情的一面彰显出来。

清夜笛声唐诗里习见不鲜,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洛阳都会的夜笛,同样牵动柔情,但李益寒荒边地的秋夜芦管声,撩动人心的力量之巨,远超洛阳都会的笛声不止千里万里。

以上内容,就是围绕热血男儿倾情报国的边塞生活这个中心展开的,不管豪迈刚健也好,不管柔婉凄清也好,它们都是边塞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这类题材的诗歌在唐诗七绝中不计其数,这里仅录三首,稍加阐述,和大家做了分享。

李振山,山东沂源县燕崖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