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语文课内教材整合方法谈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课内教材整合方法谈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0        返回列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这对语文教师的“教”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按图索骥,而是教学创造。“弹性化”的课程标准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语文学科本身就充满着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笔者从语文课程课内整合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添——围绕学习目标,添枝加叶

根据学情需要,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添内容,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在教学课文《日月潭》时,教者加入同是台湾风景代表的短文《阿里山》进行补充阅读。两篇短文结构相似,語言优美。通过有层次的、多形式的朗读之后,组织小组之间收集有关台湾风景的文章互相交流,形成一个新的“主题朗读课”——《台湾美景之旅》。学生的学习由点到面,由篇到章,阅读视野更加开阔。

二、简——基于学情,以简驭繁

所谓简,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情简化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的,不符合学情的内容。

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短文,教材围绕专题“神奇的科技世界”选编,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可是文中描述的情境落后于现实信息生活环境现状。假若教师依旧机械地带领学生学习,孩子们学起来会枯燥无味,所以教者在教本课之前布置了一个课前活动:回家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比课文作一个三代人“信息方式演变”的家庭调查小报告,学生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任务,依然达成了本课对于情感价值观的课标要求。

三、调——基于学情,适切调换

根据学生学情和学习目标调整、更换不合适的教材内容。将侧重“教”的资源调换为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以期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翠鸟》是一篇精读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都是关于环保的记叙文。而且本单元要落实的写作学习目标是:完成一篇关于环保的习作。本单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文体跨度较大。在知识的内化运用方面,《翠鸟》一课对于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落实作用较小,因此教者把这一课调换成了《大瀑布的葬礼》一文。该文讲述了大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保护生态平衡的紧迫感突显于言外。调整后单元学习目标与课程内容更加一致,易于学生阅读理解,完成学习目标。

四、合——落实课标,志同道合

为了课程标准、课程纲要的有效落实,围绕同一知识点不同课文多合一对比学习。学习者逐步理解、领悟、运用、分析、评价,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

《山中访友》与《索溪峪的野》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课堂上通过回顾《山中访友》的课文内容,提点总结此文不同的表达方式。借助《索溪峪的野》这个文本材料进行阅读理解与习作的综合训练。据此,有效地去设计好学习目标。

五、立——设计评价,不破不立

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勇于打破教材传统的框架,构建新的目标、评价。可以通过设计“项目式课程”,探索实现“工具”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者设计了一个体验课程:“正阳拍客行——走进周村古商城”。

课程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程实施地点:淄博市周村区古商城大街。

评价目标:制作一本介绍周村古商城文化的旅游小册子。

表现性评价任务:充分了解周村古商城的景色特点和人文故事,撰写出图册的文字介绍稿。抓住古商城的特点。文章结构合理,语言生动。

作品评价标准:分为——特点与人文评价、文章结构评价、语言表述评价。

通过以上项目式的学习和表现性评价让语文课真实化、生活化,课程建构更立体、丰富。多元的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努力方向。学生语言水平提升的过程变得更加明晰。

随着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教师本身成为了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迫切须要由“教教材”变为“研课程”,由课标分解,到课程纲要的分析,最终创造性地进行文本素材的整合。在实践中,也许每位老师教材整合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只要基于课程标准,源于学生的学情与发展需要,就能达到——整而有序,学有所成的目的。

孟谦,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正阳路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