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杂志文章正文
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4        返回列表

微课作为新兴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优势特点大大迎合了当今大多数教师的需求,成为了当下教育工作者的最佳选择。“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内容相对较短而精细,只有5到8分钟长,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解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免费下载、免费学习,这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此外,微课程还包括微课件,微练习,微评价等辅助学习资源,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以及相关的教学设计、练习测试、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了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凡是优质的课堂教学都具有非常考究的开端设计和独特性,课堂导入艺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一开始便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学习,从而引出这堂课的核心话题。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讲故事。边讲故事边学习,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显著。此外,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问题导入,审题导入,妙语导入,练习导入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以尽快进人主题。用微课模式来导入新课,能够给学生创造更直观的感受,且方便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开展《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首先让学生观看“我的母亲”电视剧中的片段,引起学生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当下社会时代背景资料以及作者老舍的生平,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体会文中孕育在文字下的温情与亲情,深切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其时间短,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集中到微课中,强化学生学习和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随时随地开始微课学习,微课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便利了教学课程的开展,受到了各科教师的广泛推崇。比如学习《狂欢节的最后一天》时,利用微课播放狂欢节音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和理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高尚情操。

人们常说要做好一件事情,做好开头就等于完成了一半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对课堂的开端进行导入是整堂课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某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作文进行训练,在课程结束后批改作业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人物描写的特征抓得不准确,特别是对于人物的外貌描写方面,面对这个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习作中学生普遍对人物的特征感受不明显,在接下来的习作修改的工作中要如何做好快速地进入正题,并且得到好的学习效果。该教师特别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寻求出了微课的解决办法,主要针对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训练。微课在导入的时候用语文老师为例子,将教师本身的特点进行描述,使学生有具体形象的认识,同时,分别将四位老师的外貌特点进行描述,放出图片让学生进行对号入座,使学生在经典片段中可以准确地找出各位老师的特点。通过对图片和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在趣味十足的氛围中,引用直观的形象让学生进行清晰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中找到好的描述方法,将以往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可以让课堂接下来的环节有了很好的铺垫,教师更容易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微课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直观形象的展现课本内容,营造很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根据形象化、趣味化,犹如身临其境,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強、鉴赏能力的提高。诗歌鉴赏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发挥微课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教师需要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总结经验,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并通过合理应用微课,激发学生对语文诗歌鉴赏的兴趣,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完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从而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陈红芬,河南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