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以点及面细微入手,实现高效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以点及面细微入手,实现高效教学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语文是一门记载中华汉语言文化、肩负着传承悠悠华夏民族文明的学科,同样,语文也是一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如涓涓流水,无孔不入,渗透在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自是显而易见,不用多加赘言。核心素养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其与高中语文的相融有着诸般的益处,若是从细微处入手,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失为一种实现高中语文与核心素养有效融合的上佳办法。

一、借古文意蕴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从“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古代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部分,在具体的古文学习环节中,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念,以某一种或者几种具象的事物出发,建构起思维之间的联系,推动学生想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要素的佳策。

譬如,《归去来兮辞》是一首陶渊明的上乘佳作,文中描写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高远意境令人心驰神往,要深入体会陶渊明“弃浊世凡尘,吾悠然自醒”的高洁品性,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联想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其通过诸如泛湖小舟、和煦微风、飘飘衣袂等象征景象的词语,能够在脑海中架构一幅相关意象的山水泼墨画卷,从细微具象的事物当中提炼出相关意蕴,呼应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景象,能够透过具体的文词描述透析出“吾自出红尘来,自当出尘去,身洁心澄澈,与天共殊色”的隐士形象。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提炼思维、联想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思维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这篇古文的内涵,晓悟其中的高远意境,洞彻文中本真,在古文学习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其人文修养,推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教學中,为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笔者借文中所描述的具体事物,巧妙借助网络信息媒体,构建了一幅幅他人眼中的“归去来兮”之景象,并让学生集百家之长,掀起头脑风暴,阐述自己心中的“归去来兮”,让其学会以几个具体的事物为“点”,勾勒出形象生动的“面”,在促进学生思维“生长”的同时,也让其明了“一面众生千般像,一物浮屠百眼形”的道理,清楚“一言他人听,百思皆有不同”的事理。

二、借动像模拟与习作推动学生“二力”发展

“鉴赏力”和“创造力”是组成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要素的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让学生体会汉语言之美,感受汉语言文学的韵味,品尝汉语言的独特“风味”,既契合高中语文学习的真谛,又与学生情操之陶冶,品性之塑造有着难以想象的功用,而要深入挖掘汉语言深藏的美,学生鉴赏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就至关重要。

譬如,《荷塘月色》是一篇独具美学特色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意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品尝。朱自清曾在文中对自己眼中的荷塘月色进行了一番这样的描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对这段的赏析,就需要教师一面让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体会荷塘之美、月色之皎洁清幽,从句与句的描写与连接中体会该段遣词造句的美,由此出发,慢慢地对全文进行赏析学习,一面则需要通过动像模拟法,让学生体会教师眼中的荷塘,为学生的赏鉴提供助益,让他们通过习作,结合生活所见,描写出自己心中的荷塘。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深刻领会到了荷塘月色的美,而且还推动了其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借助文章中的具体事物,推动学生思维能力与赏析能力的发展,推动其语言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佳策。

参考文献:

[1]杨若男.语言核心素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7.

[2]刘飞,毛可刚.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核心素养及其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7(2).

窦永前,山东日照第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