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2018年武威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杂志文章正文
2018年武威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5        返回列表

武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和人文教育,坚持考查以创新能力为基础的语文核心素养,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兼顾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性、选拔性与导向性,突出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遵循命题的科学性、教育性、时代性、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的要求。该试题有四部分组成,即“积累运用”“阅读”“综合应用”和“写作”,共26小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多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程度的考查。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积累与运用”重点考查的是字音字形,病句,语意连贯,文化常识,默写,名著阅读;“阅读”包括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和记叙文阅读四部分;“综合应用”考查的是应用文修改和传统文化;“作文”要求学生写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一、试题基本特征

1.突出学科特点,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沟通。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包括7个小题,主要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呈现。题型稳定,考查比较全面,既注重对基本语文素养的考查,也注重关注社会热点。第7题是名著阅读,考查学生对课标及教材中所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主要形象的了解和掌握。设置了两个小题,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主要内容的了解;一是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名著题目和主要人物。涉及了《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名人传》《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五部名著,涉及面广,涉及的点也比较深、比较细,主要是引导学生要读原著,读整本的书。纵观“积累运用”部分试题,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突出了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的答案直接出自教材,有的能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找到答题的依据或解题思路和方法,这充分说明了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2.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注重知识积累与迁移,提升阅读和鉴赏能力。

古诗词鉴赏的篇目出自课外,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词的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下片摄取了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将主人公形象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颇有生活气息,耐人寻味。设置了两个简答题,一是对词语的赏析;一是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考查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课内所学,难易程度相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篇目,都出自《水经注》,一是课内的《三峡》,一是课外的《黄牛山》,两文段以“水”的描写为结合点,形成比较阅读。例如第12题是重点句子翻译,课内课外各一句,这道题需要考生综合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来翻译,对部分考生可能有难度。第13题要求学生对比文段,甲文写水的“湍急”,乙文写水的“纡回”“纡深”,这里都属于侧面描写。第14题都抒发的是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不管是古诗词鉴赏,还是文言文阅读,不管是课内的经典名文,还是课外的节选文段,都同等重要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迁移能力,学于课内,用于课外,积累于课内,延伸至课外。

3.现代文阅读,侧重对内容理解和信息整合概括能力的考查,突出语言的运用。

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材,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贴近现实生活是最主要的依据,突显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文化是最基本的判断标准。今年的试题考查的是议论文和散文,所選的两篇文章融时代性、思想性和情感性于一体。学生在阅读答题的过程中,既会获得知识,检测提高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又与作家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

4.综合应用注重突出与生活的关系,注重传统文化。

这是2018年新加的题型。一是注重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增加了应用文的修改;二是突出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如何把传统文化和语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文化中体现语文的味道,在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第25题可以说设计的很巧妙,传统节日和诗词有机结合在一起,诗词中有很多信息,暗示节日,如从屈原,可知是端午;从丹桂,可知是中秋。

5.写作注重自由发挥,重在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板块遵循中考说明的要求,只给出了一道命题作文:“留在记忆里的芬芳”。通过设计简洁温馨的提示语,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寻找记忆深处的芬芳。此题审题难度不大,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可谓人人不陌生,个个有话写,容易调动学生挥洒内心深处的情感,确保每个考生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利于写出真情实感。写作范围有限制又有选择,既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了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对考生在成长过程中“我手写我心”,真切表达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的能力也更加关注。这个作文题上手比较容易,但想要得高分,就要看同学们在选材、立意、语言表达方面的功底了。根据作文题看,本文叙事抒情的对象是“我”,所以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人称的选择。

二、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

1.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

纵观多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和文言文阅读的部分试题,大多出自教材或源于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教材中出现的重点字词、成语、文学文化常识,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推荐的名著阅读都要落到实处。在平时的教学中,字词教学要注意音、形、义相结合,要注重相似、相近词语的辨析,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记忆,运用。不能把字词教学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在品味语言、把握文章内容情感的过程中运用多样的方式方法把字词教学落到实处。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要有合理的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要引领学生总结梳理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记忆。不能忽视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文和古诗文。背诵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落实背诵,还要落实书写,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2.重视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读书,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离开了读书与积累,语文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学中要强调经典的阅读。因为语文能力的核心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必须依靠较宽的阅读面和一定的阅读量。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才能培养出正确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在阅读中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导向,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

要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出发,注重阅读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努力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等的整体把握,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分析、欣赏等能力。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适当加大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把课内阅读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应用于课外的阅读,以提高能力。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诵,注意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等,且有计划地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做到课内打好基础,学会触类旁通。名著阅读教学要突出实效。充分利用读书活动,引导孩子读名著,熟悉其中精彩片段、人物形象等。

3.有序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阅读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生活又为写作提供不竭的源头活水。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读写的结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能准确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触动心灵的人与事写得真实、写得具體,写得动情。

要在每一堂课,每一天的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初中三年的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有序列,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要舍得在作文教学过程上花时间,下功夫,重视学生构思、立意、列提纲等方面的训练和能力提升,重视作文讲评与展示,帮助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学会写作。

4.强化规范答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重视审题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准确审题,抓准题眼的能力;强化答题规范,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抓住关键词句,明确答题思路,按要求答题的习惯;训练学生明确要点、条理作答的习惯等。强化学生书写训练。书写要工整、规范,努力做到美观;笔画要清晰,结构要匀称,更重要的是不写错别字。还要按答题纸规定的区域书写,不要随意修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学质量评价重要环节的学业水平考试更是备受关注,而试题对教育教学的引领、导向作用更是毋庸置疑。带着对中考试题的思考,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试题的导向结合起来,和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得久远。

柴兆平,甘肃省武威市教育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