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杂志文章正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2        返回列表

在中华文明史上,文言文起着传承历史和孕育未来的作用,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从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入手,研究文言文教学改革措施,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

在高考这一不容回避的严峻形势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处境艰难,教师教的结果与学生学的结果南辕北辙,师生双方都劳而无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忽视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教学方法单一且落后,或过度重视逐字逐句讲解,或过度重视人文培养,两者无法协调,导致教学质量低下,促进文言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凝聚中华思想文化,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知识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实施,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也从过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转变为培养更深层次的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需要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深化语文文言文教学改革[1]。

这主要包括:第一,语言理解及应用,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所在,要求教师通过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解听到的语言、看到的文字,据此获取信息,将其加工成完整的语言加以应用。第二,思维发展及提升,也就是形象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对语言与文字的直观体验,大胆想象和联想,丰富对文字形象的理解,能根据个人观点解释事物、评价事物,提升思维的批判性、创新性,发展思维能力。第三,审美发现及鉴赏,这是美育的组成部分,教师可采取艺术手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感悟,提高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更好地享受生活。第四,文化传承及创新,国家在历史文化中发展壮大,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生命力,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时代的变换中改进语文教学,拓展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与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措施建议

(一)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点拨引导为主,对特殊字词句向学生阐释其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主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详尽分析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字词句,掌握文言文的大意和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语言理解水平。换言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补充文言文背景与其他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领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和时代精神内容,设身处地联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意境,为应用语言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根据《出师表》点拨学生,从前人给予高度评价的《出师表》引出《陈情表》,接着按照课文内容设计三个问题:文章主要是陈什么情?为什么作者要陈情?陈情的目的何在?这样一来,文言文教学重心就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寻找答案,这比传统逐字逐句翻译的讲解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递进提问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语言知识,更充分地理解文章、记忆文章。还有课文《兰亭集序》,教师也应加强点拨引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异质分组,把擅长识记实词和擅长翻译句子的学生分在同一组,确定每一个小组的骨干成员,其他成员则自由组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这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理解语言、探究文言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文本理解效果。

(二)灵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坚持因文制宜和因生制宜的原则,针对文体不同、内容不同的文言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2]。例如《荆轲刺秦王》是叙事散文,教师应要求学生以疏通文意为基础找出其中的字词句等重点知识内容,理出故事梗概,分析人物的性格;《兰亭集序》是山水游记类散文,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感受文本描绘的一些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并强化诵读教学,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心绪。

除此以外,即便是同一篇文言文,教师在授课时也要考虑各班学生在接受程度上的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思维能力。例如《鸿门宴》是叙事散文,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创作背景、内容,掌握文中的常用实词与虚词的规律、用法,认识主要任务的性格特点。教师根据这些要求,在学生认知水平不高的班级整合文本信息,分条陈述,先详细介绍司马迁,接着借助多媒体,用表格为学生演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背景、大致内容,之后分析人物形象时也尽可能具体、详尽,补充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史料,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认知水平较高的班级就无需使用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预习司马迁和相关背景资料,在课堂上展示预习成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促进自主学习。

(三)挖掘特色,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品味与审美情趣,但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词汇时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出现审美偏差。所以需要教师注意挖掘文言文的特色,根据文体特征对症下药,让学生感悟其形式韵律之美和独特形式,陶醉其中,自然而然融入文言文学习过程,顺利达成教学目标[3]。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简单地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而是师生良好的心灵接触,发展审美能力。

例如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诗经》和《离骚》以及汉赋、唐诗、宋词等等,它们相互传承并不断发展,其中的《诗经》主要是四言,汉赋则重视铺排,唐诗宋词的韵律之美、形式之美促使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到巅峰。后世文学受到这些经典文言文作品的巨大影响,特别是格律与形式。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材编入其中的代表性篇目,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从《诗经》和《离骚》中了解古典诗歌由四言到杂言的转变;从《阿房宫赋》和《过秦论》中领略气势磅礴的汉赋铺排;从《滕王阁序》中感受整散结合的文本结构之美;从《锦瑟》和《登高》中感受唐诗的优美的韵律;从《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声声慢》、《雨霖铃》中体会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特色,感受豪放派的豪情壮志、婉约派的悱恻缠绵。通过对文言文特色的挖掘,學生不仅学习古人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体会其中的美,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发现美,提升审美情趣。

(四)拓展资源,参与传承传统文化

新课改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只依赖教材与教师的讲授,要求教师注重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蕴含的处世智慧和思想文化,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每一篇文言文的思想风貌都是独特的,教师在讲解时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例如感受《项脊轩志》作者对母亲真挚的情感和怀念妻子的情感;体会《出师表》忧国忧民的忠贞;学习《师说》虚心求教的精神等等。其实生活中就有很多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教师要用心发现,在平时注意积累,合理利用,让文言文课堂充满活力。各个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努力开发、主动利用,面对海量语文课程资源有选择地取舍,注意拓展语文教学资源的方便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资源的支持下大幅度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文言文课堂内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例如在讲解山水游记类散文時,教师就可尝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学生带出课堂,进入大自然或参观文物古迹,身临其境地感受本土山水美景,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去发现家乡的优良传统,保持创作热情。

教师也可开发其它课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在讲解《荆轲刺秦王》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历史散文时,不仅要介绍背景,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结合历史,将一些历史知识穿插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接触感兴趣的史实,避免学习枯燥。在当今时代,国学热盛行,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带来更丰富多样的资源,教师要注意利用[4]。例如国学经典名著在书店成为畅销书,各种各样的国学网站仿佛雨后春笋,这些课程资源就在现实生活之中,开发和利用一点都不难,教师把这些资源融入文言文教学,无疑能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三、结语

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实行点拨引导、灵活教学,挖掘文言文的特色,不断拓展课程资源,以便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培养思维能力,同时提升审美情趣,为传承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持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钟晓英.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58.

[2]李娜.别出心裁,让文言文课堂斑斓起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9):83.

[3]赵杰.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256-257.

[4]达瓦卓玛,达琼,旦巴桑布.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汉字文化,2018(21):67-68.

安永红,甘肃省清水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