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在人物对话中解读文本密码
杂志文章正文
在人物对话中解读文本密码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5        返回列表

在日常生活中,“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这个最普通的动作,往往用来传递信息,传达意愿,表达情感,陈述思想。然而,在文本中,“说”所承载的意义,有时远远不止说的内容本身,“说”的方式、“说”的对象,甚至“说”本身,都可以构成文本张力。在文本中,这种“说”有时是以“反逻辑”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反逻辑常常表达着微妙或深刻的情感,甚至成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

一、从说与不说中解读文本密码

在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中,“说”与“不说”这组矛盾,有时顺应逻辑发展,“说”与“不说”各司其职;有时却以反逻辑的形式出现,在应该言说时保持沉默,在应该沉默时却常常石破天惊。在《雷雨》中,在周朴园和鲁侍萍重逢的一段文字中“说”与“不说”的矛盾表现比较深刻。在周、鲁二人相认之初,周朴园采取的是“攻”势,他一直在试图从这个疑似侍萍的人口中打听侍萍的下落。例如:

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周朴园: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然而,当侍萍的身份即将揭晓的那一刻,周朴园却转“攻”为“守”:

鲁侍萍: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

周朴园:不,不,谢谢你。

鲁侍萍:……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周朴园:好,你先去。让我想一想。

从最初的急于打听侍萍的下落,到答案即将揭晓的遮遮掩掩,周朴园前后的表现无疑是反逻辑。这种反逻辑,无疑为事件的发展增加了波折,让矛盾酝酿的更加充分,同时,也让读者看到真实和伪装之间艰难寻求角色平衡的周朴园。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出周朴园内心深处对待侍萍的惦念,因为对面的的“这个人”,只是无足轻重的“陌生人”,他内心掩饰的情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得以释放。因此,此刻的周朴园的情感是真实的。然而,当侍萍的出现变成现实时,周朴园的第一却是排斥的,这种反应出于一种类似自我保护的本能。他的地位、家庭、名声,在此刻很自然地超越了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性被压抑,这是周朴园的可悲之处。

二、从对话的对象解读文本密码

对象是说话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面对面的交谈中,言语描写是作家经常使用的手段,这符合生活的逻辑。然而,当作家要表现人物的某些特殊性格时常常让对话反逻辑。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时的语言描写就非常精彩,可以看出作者的别有用心。王熙凤说话的对象首先是贾府的众人,“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在贾府这样人人守规矩的地方明显是反逻辑的,这句话恰恰说明了王熙凤有不平凡的地位和放诞无礼的性格;接下来,她的说话对象变成了林黛玉,例如“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在初见林黛玉时,作为“嫂子”,这样的语言基本上是符合逻辑的。然后,当听到老祖宗的责备后,她的表现就与正常的逻辑相悖了。首先是“忙转悲为喜到”,“转”字已经将王熙凤见风使舵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忙”字,又让她的善于逢迎入木三分。为了表示对林黛玉的关怀,她又做了以下的事情: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王熙凤在短短的一段话中一口气问了五个问题,并且每个问题在问了以后不等林黛玉做答便又有其他安排。这些典型的疑问句,在没有回应之后就匆匆而过,显然是反逻辑的。反逻辑的目的何在呢?很显然,王熙凤的“问”并非是为了得到回答,她对林黛玉生活问题的关心,一方面是因为此刻林黛玉是贾母眼中最重要的人,关心林黛玉就等同于关心贾母,王熙凤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衣食住行的安排是不需要她自己亲手打理的,她的过问其实是给手下人一个信号,这既是“当家人”地位的惯性思维使然,同时也是对自己身份的明确标识。可见,连带与是说话的对象,但并不是非语意表达的对象。

三、从人物对话的内容中解讀文本密码

作家毕飞宇说:“小说比逻辑要广阔得多,小说可以是逻辑的,可以是不逻辑的,甚至于,可以是反逻辑。”在文本中,人物语言所承载的含义有时要远远大于文字本身。这些话外之音,不但需要对方品味,更需要读者仔细揣摩。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在听出烛之武隐隐的抱怨之后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中至少隐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国军亲自表达歉意,知错能改;二是郑国灭亡,作为郑民的烛之武不入秦师,就是郑国灭亡的罪魁祸首,郑伯当然会对他“不利”。烛之武听明白郑伯话中之意了吗?当然听懂了。原文只写了两个字“许之”。烛之武入秦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作为一名说客,把灭国作为麻烦别人的事情,明显是反逻辑的,但这种反逻辑恰恰解除了对方的戒备,这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祝福》中,祥林嫂在阿毛死后重回四婶家做工,祭祀的时候,四婶和祥林嫂有一段对话: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在祥林嫂捐了门槛之后,她又要履行自己的仆人职责,“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结果:

“你放着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在雇佣关系中,雇主对佣人的使唤,甚至指使别人都是理所当然,然而,面对祥林嫂,四婶,四婶却阻止了她的劳动。这明显是反逻辑的。四婶的话从“祥林嫂,你放着吧!”转变成了倒装结构“你放着吧,祥林嫂!”从语气上愈加急促,从情感上愈发担忧。反逻辑的背后,是祥林嫂“败坏风俗”的深深担忧、厌恶。四婶的善良,是以符合礼教为限度的,礼教对人的影响已经内化为评判是非的标准。

四、从人物对话的方式中解读文本密码

语言,从来都不是语言本身的事情,必然要涉及肢体、表情、腔调等诸多方面。同样的语言,由于外在形式不同,常常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在《鸿门宴》中,当项伯把项羽要来攻打刘邦的消息告诉张良后,张良的第一反应是通知刘邦。

良乃入,具告知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按照逻辑来讲,刘邦的问题提出之后,张良应该回答的是如何应对项羽。但是,此时张良却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也并不紧急的问题: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这个问题是反逻辑的,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着张良的态度,也决定着刘邦的生死。如果计策来自刘邦本身,这个并不高明的策略体现的是刘邦与项羽决裂的态度;如果计策来自他人甚至本身就是污蔑,那么刘邦便没有和项羽抗争的意图。针对这两种情况,张良要准备有不同的应对策略的。

然后张良问了第二个问题:

良曰:“料大王示卒足以当项王乎?”

很显然,作为汉王的谋士,这样直截了当地问刘邦军队实力的问题也是反逻辑的。更何况,刘邦和项羽的军事实力相差很大是明摆着的事实,那么,张良为何要问一个早就知道答案的问题呢?因为这决定着张良下一步的策略。张良小心翼翼,刘邦步步为营,可以说,《鸿门宴》中的惊心动魄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描写是文本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写作手法,语言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也最能体现人物的心理、情感和性格。在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一般是符合故事发生发展的逻辑的,但是,在一些小说名著中的人物对话的对象、对话的内容以及对话的方式方面存在和常规逻辑相反的描述,甚至是人物的沉默,这些手法都蕴含着作者特殊的用意,因此,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这些反逻辑之处入手,引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帮助学生揭开文本深处蕴含的密码。

张红艳,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