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巧”读 还应“悦”读
杂志文章正文
“巧”读 还应“悦”读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5        返回列表

濮雅红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作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其重要性。

在当下,我们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施用统编语文教材的奋进新途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外去读书,乃至为营造书香人生,打好坚实基础的问题。可惜,对此,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并智慧地落实于行动。

确实,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学习知识,建立高尚的精神世界,自然更会是学好语文的法宝。但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功夫还是在课内,即要通过阅读课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让每个孩子都爱上阅读,并思考怎样指导学生去有效阅读、深度阅读。

一、深化课堂,为培养阅读兴趣启蒙

《2011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因此,课堂教学时,在引导孩子感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绝妙之处,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有趣味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体悟文本中的语言秘密,使孩子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才能真正激起其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导读《青蛙卖泥塘》这一课时,其中的一个片段我是这样设计的:这篇课文有这样重返往复的段落。如:第三段和第六段都是讲青蛙和小动物的对话,其中小动物的语句特别有代表性。老牛的话:“这个水坑坑嘛,在里面打打滚到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野鸭的话:“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这两句话都用上了关联词进行了转折,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体会到关联词的巧妙。这种句式训练对孩子的语言文字的习得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课文的第十自然段对于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等其它小动物购买泥塘部分进行了略写,在教学中,若能运用好这几个关键词,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具体的来说一说卖泥塘的情形以及青蛙听后的所想所做,要求句式结构不变,有了这样的引导,课上,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带给了我们更多精彩的瞬间。

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技巧,真正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实处,完成语文课堂的转型,就是既关注写什么,又关注怎么写,既教言语内容,又教言语形式,让教学过程得意、得言、得法。這样既让孩子们领略到藏在字里行间中的秘密,又能激起孩子探索语言奥秘的欲望,从而促进孩子更喜欢阅读,更喜欢探索文字的魅力。

二、读书方法,是阅读兴趣的助推剂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部分教材篇幅长,内涵深,语言含蓄,生字多,这对于学生的认知原点来说,是有距离的,也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如语句不通顺,背景不熟悉,主题难理解等。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学生要带着比较充分的了解走向课堂。像于永正老师说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预习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不同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的乐趣。

(一)似曾相识燕归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上课参与意识弱,其实在很多时候,这些孩子是因为课堂教学对于他们来说太吃力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预习卡让课堂教学变轻松,让学生感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不再陌生,让他们在课堂中求知欲不断获得满足是增强学习兴趣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如教学《黄山奇石》时,黄山对大部分孩子都比较陌生,教师怕课堂上会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因此在上这课前教师在“勤劳小蜜蜂”这一块布置孩子们去翻阅关于黄山奇石的书画,形象感受它们的样子,这样不仅理解了生词,也领悟了这样写的好处。

课前扫清了文字障碍,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虽然不够准确,不够全面,但对于一些阅读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这足以是他们大大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中,他们会感觉和老师、同学有了共鸣,直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意识。于是,课堂上举手发言踊跃了,因为有了预习时的思考,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知,课堂中师生、生生交流显得顺利多了,质量也明显提高。原本“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每个孩子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教会阅读方法,学习独立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前的预习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最基本的预习方法体现在预习卡中。把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如下:一画自然段儿,二画需认字儿,三画疑难处儿,四画好词句儿。这个口诀我称为“四画读书预习法”。其含义如下:

“一画自然段儿”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

“二画需认字儿”即学生在课文中用荧光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加上拼音,多读几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字记牢。

“三画疑难处儿”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在其右边画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查阅资料,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这样的学方有所得。长此以往,学生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四画好词句儿”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地理解课文等。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并在预习卡上写下来。“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长此以往,提高了学生读书注意力,加强了其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吸收,训练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这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预习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其效果将远远超过将课文读上数十遍。渐渐地,学生们学会边看边想,边读书边在书上做记号,遇到困难首先自己查工具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行为更科学,更有效。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三)举一反三在书外——突破教材限制,拓展教材外延。

预习卡中“勤劳小蜜蜂”(查找课外资料)会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课文的相关资料,或者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找点资料,既方便学生课堂上将课文理解的更深更透,又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

如学习课文《日月潭》、《美丽的小兴安岭》、《牛肚子里的旅行》……我提前布置学生查阅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孩子们在课前去台湾、日月潭、小兴安岭“游一游”;在课外书、网上了解一下牛的生活习性,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以便更好地领会课文。

郭沫若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看到预习卡成为孩子们最爱完成的一项作业,看到预习后的孩子们兴奋地参与到课堂上,看到每个人都有积极表达的欲望,我的心里甜滋滋的,相信他们的明天是精彩的。同时,教师认真阅读学生本课的预习卡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针对学生目前的知识准备来及时调整掌控课堂。及时了解学生已知的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是课堂更具针对性。

三、课前预习卡,阅读兴趣的快提升

然而阅读,尤其是课前预习,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低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还还不是很强,要么走马观花,将课文粗略看一遍,就算是预习;要么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画了几个生字新词,或至多了解一下文学常识,便以为是预习。认真些的学生将课文读上三四遍,但与老师的预期效果还相差甚遠。

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预习,进一步放大预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每天晚上的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笔者给每一篇课文量身订做了一份份“预习卡”。让家长也一同参与到预习中,起到监督作用。

《课前预习卡》

学生们根据预习卡上的内容对新课文进行初步感知,完成相应习题,扎扎实实将预习工作做到位,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坚持每天预习之后,大部分学生从预习卡开始,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预习,“预习卡”成了他们语文学习生活中一本快乐的工具书。

四、阅读活动,阅读兴趣的好保障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强,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赛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能调节班级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能使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巩固阅读成果,激发阅读兴趣。因此,开展“成语擂台赛”、“诗词大会”、“小小朗读者”、“故事大王比赛”、“图书漂流”、“书香成长卡”、“书香小状元”、“资料查阅比赛”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既能有效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课外阅读成果,又让孩子们享受到了阅读的无穷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孩子的阅读步步深入。

“听故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外阅读活动了,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 把每周两个快乐阅读时间,定为“班级故事会”时间。每到这个时间,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小手放正,耳朵竖起,两眼放光,早已将自己融于故事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主人公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故事结束,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或这个系列的书,这比任何形式的说教都更有实效性。当然,“班级故事会”的主讲嘉宾不仅仅是老师,我们还可以师生合作讲,生生合作讲,同一个故事比赛讲,一月一次“故事大王”荣誉勋章的颁发,激发了孩子们以更大的热情去寻找、阅读各类课外书籍,故事形式也更多样了,惊险的、感人的、奇幻的……一个课外故事如同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可估量的神秘力量,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在这里被唤醒、被滋养、被催化。“故事会”让孩子们感受阅读带给他们的成功的喜悦,从而也更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热爱;同时,“故事会”让那些倾听者在其他孩子的精彩讲述中感受到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巨大诱惑。学生课外阅读在兴趣中延伸发展,此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读书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这群“肚子好饿的毛毛虫”成为一只只美丽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