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课堂评价:阅读教学的新视点
杂志文章正文
课堂评价:阅读教学的新视点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6        返回列表

祁华忠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堂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评价也越来越重视,2011年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评价,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所以,语文课堂评价不但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础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学生各方面的潜在特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评价语看似很小,但是它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际,就改善小学课堂评价语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顺应时代发展,改进评价理念

1.教师的语文课堂评价要坚持客观、公正性原则。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过,当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要更注重定性评价。要结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际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语文教师片面的理解为“无错原则”,认为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赏识教育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论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的正确与否,千篇一律的说:“很好”“你真棒!”即使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回答错了,也仅仅是蜻蜓点水,一句带过,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什么是正确答案。错误的认为一味的对学生表扬就是贯彻新课程理念,这样片面的评价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找不到方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学会了。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的时候要大胆表扬,回答错了问题要敢于指出,积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客观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我们要抛弃那种“激励表扬就是最好的评价”的错误观念,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评价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和担当。例如:当教师评价一个学生的作文好坏时,可以这样评价:“你的描写部分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准确生动,让老师真切感受到你所描绘的景象,如果能在细节描写上多加注意,突出它的特点,效会更好。”这种既给予肯定又客观地指出不足的评价,不仅能鼓励学生激发其学习动力,也能够让他正确认识自身不足,作出改进,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2.教师的语文课堂评价要坚持多元化原则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渗透多种角度评价和多种方法的评价理念。每个小学生在不同的节点上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朗读能力强,但是口语表达能力差;有的学生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但是阅读能力不行,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着自身的差异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全面考察学生,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入手,采用不同的维度进行不同的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语文教师评价过于单一,一般在课堂上只会说:“很好”、“请坐”等简单的评价语,体现不出学生的独特性。新形势下的课堂评价要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多元评价方式,不论从个体还是整体,不论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不论是教师评价还是自我评价,都要注重評价的多元性,遵循课堂评价的规律,让课堂评价更好地维语文教学服务。

二、凸显学科特点,美化评价语言

1.评价语要带有浪漫色彩,充满浓浓的诗意。

浪漫色彩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会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我们如果把浪漫的语言和充满诗意的语言改变成语文教师的评价语,学生们肯定会更加喜欢,更加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本身就是提升学生语言水平的科目,教师利用优美的语言对学生展开评价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渗透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结合课文的内容,再加上充满浪漫色彩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评价就会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怀着一颗欣赏的心情来感悟语文知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也会大大提升。学生在听到老师的评价雨后,也会积极主动发挥想象力,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机械记忆,这样就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目的。

请看《草原》一课的教学事例:

教师:请同学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蓝,空气是那么的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老师读的时候充满着诗意的语调,并且为同学播放着动听的背景音乐)同学们读完了。

教师:多么美丽的大草原啊,一望无际的青草,万里无云的蓝天,成群的牛羊在漫步着,仿佛此时把我们带入到了这美丽的草原之中,那么如果你现在置身于草原中你最想做什么呢?

学生:我最想骑一匹野马在草原上飞奔一天。(做着骑马的动作)

老师:您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孩子,说的很符合实际,描述的动作也很准确。我们心情很激动,之所以能融入其中,是因为草原太美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作者欢快的心情,注意读出作者的激动之处。

老师:同学们读的真好!从字义上看是描写大牛和骏马,实际上是书写作者的心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高兴的事,怎样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同学们大声读出来吧!

在这个案例中,明显看出这位教师的评价语是运用了诗意的语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在评价的过程中把学生带入到了无限遐想的境界,学生也被老师的优美语言所吸引,并陶醉在教师所描述的意境中,整个课堂教学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2.评价语要带有幽默诙谐,富有吸引力。

幽默是一门艺术,也是拉近教师和学生距离的桥梁,学生都很喜欢拥有幽默感的老师,学生也很喜欢和这样的老师交往,因为幽默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幽默的评价语言能够比较巧妙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用一种幽默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更容易改正自身的不足,我们枯燥的语文课堂也会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欢声笑语,每个学生沉浸在快乐之中,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向往的语文课堂。

支玉恒老师在上《读写结合》作文课的时候,一上课就问了一个十分幽默的问题:“一加一等于几?”一位男生积极的回答“二”。这个时候支玉恒老师举起自己的两只手,伸开自己的五个手指,问道:“这是二吗?”这个男生又改口说“十”,然后支玉恒老师又举起自己的两个拳头问道:“你看等于十吗?”这位男生又改成“二”。这个时候教师里哄堂大笑,支老师这时候说:“我刚才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我只是给大家演示一下偷换概念的意义。”支老师这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充满了幽默感,还十分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促使学生们在轻松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这样的教学片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回味无穷。

所以幽默的语言具有巨大的力量,学习本身就是枯燥的事情,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不想法通过幽默的方式让自己课堂变得有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如果在轻松的环境中,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评价语要充满激情,洋溢青春气息。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激情的语言会把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同样也会被教师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所感染,和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共鸣。学生在激情的课堂氛围中,会更加提高自身的注意力,激发其自身的兴趣。在课堂评价中,高昂的语言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评价语如果热情洋溢,对学生的影响也会大大加强,学生的思维会被老师带入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思考狀态,提升学习效率。

在教师教授《理想的风筝》一课时,讲到课文高潮的片段时,他提高了声调,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讲到:“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不让别人管,让他自己来,他为什么这么做啊?”学生回答:“刘老师想,他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他想体验一下正常人那种快乐。”这是老师带着激情澎湃的语气评价道:“说的真好,他自己虽然是残疾人,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他想比正常人做的更好,我们来概括一下他的这种做法。”同学回答:“超越自我。”老师评价道:“用两个字来概括,大点声。”学生大声一起回答:“超越。”这时老师声情并茂,反复强调“超越,超越,超越自我,同学们说的都太好了,他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是他这种乐观的态度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和学习。”在这个时候教师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整个教室响彻着老师激情澎湃的声音,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心境也被老师的激情感染。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评价语会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伴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也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多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多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课堂需要出发,以语文评价语为突破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