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发掘训练点,让说话训练更有效
杂志文章正文
发掘训练点,让说话训练更有效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4        返回列表

胡学祥

人们通过语言表达展现自己,进而能够与人更好地交流。从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抓住关键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的同时有效锻炼说话,这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学生学会说话提升个人技能,是当前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立足低年级学生的基本特点,着重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日常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说话技巧,找准训练点提升课堂教育的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挖掘教材内容,内化学生

众所周知,从小锻炼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篇章,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美感,这些文章中的词语或者句子堪称经典。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在教材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善于利用这些内容,加强对学生说话的训练,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大量的词汇,让学生多阅读精美篇章,培养良好的语感,让语文教材知识内化成自身的养分。利用这种方法,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而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对教育教学开展有重要作用。比如老师在讲《秋天的图画》这篇文章时,里面有这样一句非常经典的梨树、苹果、稻海、高粱描写的句子,这个句子写的非常形象,作者运用排比的形式,把事物拟人化,让人在阅读时非常有感染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讲授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此类句子,让学生欣赏句子的优美,通过老师的赏析让学生学会利用这种表达方式,深刻发掘句子的内涵让学生掌握这种表达方式,介绍学生以此作为模仿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课文讲完老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按照句子形式自己的仿写。在基本的了解之后,让学生自己初次尝试灵活的运用句子形式,在日常的文章学习中锻炼学生的口语,提升学生的表达技能,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自己的语感,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发散个人思维,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老师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给学生知识,以此为基础老师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更好的应用知识。《清澈的湖水》这篇文章有一个段落,是整段的比喻修辞,利用比喻让文章变得更加精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激发个人想象力,文章作者利用这种手法构建出了湖水以及山石上各种奇特之景,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关注这些地方,然后让学生更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教学过程中画一些辅助图,引导学生观察山石像什么,让学生来回答,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我想象,通过个人总结表达个人看法。文章在后面一段着重描写了水的特点,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领略文章中蕴含的景色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利用多媒体放映幻灯片,展现自然景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从生活实际出发,对这些景物经过联想进行对话,通过欣赏发表个人的见解,最终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二、创造条件,加强口语锻炼

(1)寻找合适的契机,引导学生说话

教学实践过程中低年级老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学生说话。不然在一个场景中,老师带领学生想到哪说到哪,让学生不受场景的束缚,打破现实条件的束缚,锻炼学生说话,让学生经过实践练习表达自己,其他学生可以提前争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争辩思维也会增强,在实操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他人对话有了判别的意识,在鲜明的对比之下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可以让学生后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练习修改病句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学生说:“现在你们就是一名大夫,病句就像病人一样需要你们检查,下面请你们仔细检查这些句子哪里生病了。”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就会放松自己,不受约束地去发现句子中的问题,进而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常老师的思想带有传统性,他们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也不会很强,但是在实际修改病句的过程中,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叙述的非常清楚,明确指出了句子的问题。比如再修改这样一个病句时,“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张扬同学没来”,班里的同学a起来发言,老师我认为这两句话前后根本就不一致,明明前面说都到了,后面又说没到。学生由于年龄小,可能总觉得不太到位,不能直接说出句子的前后矛盾,但是他也发现了句子的问题,叙述的也非常清楚。这时老师应该继续鼓励学生,让学生继续作答,给学生指出问题“这个句子应该怎么修改呢?”这样学生a就会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说同学们都到了,后面就不用说,此同学一说同学都比较赞同。这时学生b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另外一种修改方法,可以把句子修改为“全班除了张扬其他同学都来了”。此时老师听了这句话应该是震惊的,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对句子分析到这个程度已经很棒了,在病句修改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分析出问题,并且根据句子意思,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长期坚持下来,在课堂上修改病句时学生们就会踊跃发言。此刻我们发现了课堂上抓住契机的重要性,打破常规加强学生的说话锻炼,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加强口语交流,通常来说这样的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

(2)创造环境,提高学生说的质量

有外国学者曾说过,兴趣可以激發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兴趣刺激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以一种愉快的心态接受知识。那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设定课堂表演,利用课堂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习中,老师通过营造这种良好的氛围让课堂变得充实活泼,让学生在教室内放松身心,自愿学习书本知识。教材有这样一篇文章,里面讲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非常勤劳善于思考的母亲,他有三个儿子,都非常优秀,而且他们特别善于表现自己,每个孩子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根据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老师以这篇文章为例,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出文章中人物的性格,让学生通过课文对话利用表演,通过语言和动作来展现自己,课堂氛围会高涨,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积极参加,让自身说话能力得到锻炼。学生乐于表演,对于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很投入,课堂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表演锻炼说的能力,在这种说演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日常的口头表达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三、利用童话编造,让学生趣味说话

(1)仿说童话

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曾经指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于人来说特别是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通过模仿来实现自己的心理表达。日常生活中人们学会用语言,通过语言展现自己的情感表达个人想法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讲话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说话,通过日常锻炼掌握技巧提升自己。指导学生让学生熟悉仿说童话,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在小学三年级有一篇童话故事,基于课本的基本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通过文章最后的表达,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探知欲望,教材知识讲解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展开想象后续编写故事。

天气非常晴朗,小动物们都起的非常早,因为今天是小鹿的生日,大家都准备礼物为他过生日,此时已经来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嬉戏,突然好朋友小羊来了,他和其他的小伙伴们说,前些日子小鹿踩在玻璃上受伤了,我非常难过。这时候妈妈就告诉我:“孩子呀,你看前面的玫瑰花多么漂亮,你把花开的情景偷偷拍下来等到小鹿过生日送给它,是不是很好。”小羊看到小鹿说,今天是你生日,我把他送给你,希望你快乐健康!小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这时候小鹿的哥哥说小鹿这玫瑰花没有白栽。小鹿把玫瑰花的种子栽在了自家门前,花开了非常美丽,让大家都感到很愉快,真可谓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学习《小鹿的玫瑰花》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融入小鹿的生活,通过后续编辑的故事,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融入个人感情,这样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让自己身处在文章描述的情境中,通过角色带入理解文章表达的内涵,通过个人的见解组织文章架构,让学生在仿照的情境中理解文章最后小鹿哥哥说的话,进而利用这种方式锻炼了自己的说话能力,既学习了课本知识,又培养了口语交际。

(2)续编童话

小学低年级教材有很多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的结构比较简单,大体上的情节都是相同的,在表达时反复强化。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联想,激发创造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比如在讲《自己去吧》这篇童话故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仿照文章的格式续编故事,下面是一个学生编造的故事:小松鼠特别爱玩,今天天气晴朗,他想让妈妈带她去摘松果,所以还对妈妈说:“妈妈,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去摘松果吧。”松鼠妈妈说:“松树离家不是很近吗?自己去摘吧。”小松鼠积极的去摘果子了,经过几天的努力小松鼠终于学会了摘果子,小松鼠非常高兴,把这两个果子分享给小伙伴们吃。

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文章内容教化学生,让学生融入自己创造的故事,认为自己能行,通过课堂教育的影響,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为自己以后的成长积极努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己续写童话,增加课堂乐趣,让学生练习说话,为以后的发展做基础。

学生学会说话是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与人交流。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说话,更是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立足实践,抓住关键点,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