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共情与重塑
杂志文章正文
共情与重塑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8        返回列表

席艺璇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国古代文学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文学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精神,是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更新发展的原动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研究者,应当弘扬古代文学的精神传统,传承并且创新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走向新的历史性辉煌,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学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贡献中国文学应有的智慧。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文化担当,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古代文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尤其是承担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主动参与到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古代文化这项伟大事业中来。中国古代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体系,古代经典的诗词文赋创作在距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与今天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存在一定的隔膜。因此在课程中不仅需要借助吟诵、感悟和体验的方式,更需要践行“知人论世”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移情”和“共情”等方式,将学生真正代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通过改编、续写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故事,“重塑”经典文学作品的新生命。

一、移情和共情,代入文学作品的世界

“移情”和“共情”是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和治疗阶段常用的技术手段,其共同目的是将自身转移或者代入到对方的主观世界,从而能够感受对方的精神情感。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移情”和“共情”的方式,可以协助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自身思想、情感等生命活动到文本中”。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国家文学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中國古代文学关注的主体是人及人的生活,情感抒写的主体不是神的情感,也不是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文学或者说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和体悟的学科,因此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移情”和“共情”的优势。

“古今文化‘历时性差异大导致古代文学难教与难学,情感教学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情感教学法”是近年来高校中文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探索的新方法,在古代文学这门应用性相对较弱、学生接受度较低的课程中收效显著,“移情”和“共情”实质上也是开展情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和目的。实现“移情”和“共情”的关键在于教学中文本作品的导入和介绍。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借助图像和音频等资源创设和营造文学作品中的情境氛围。多维度多层次达到“共情”,除了可以使用现代技术设备和资源外,更重要的是精心设计疑问悬念和精彩的导语,吸引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作者和作品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真正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实现与其共情、共鸣,经历作者的悲欢离合,切身体味到文学作品的喜怒哀乐。

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共情”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共情”效果的因素。比如气候和环境的贴合,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灵活调换和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古代文学中有很多季节特色显著的作品,春雨夏花秋叶冬雪各有其妙。顺应四季的更迭,条件允许下可以进行户外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互动和共情,有助于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毋庸置疑会直接影响“移情”或者“共情”效果,而因专业、年级等原因造成的群体性思维方式差异也值得关注。比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影视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在古代文学课程中,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内容不同,所展现的情感能力不同,教学时文本导入所用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共情效果也不同。

二、故事与重塑,赋予古代文学新生命

“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追寻、描述以及尽可能还原古代文学的现象和场景,并在这个过程中,叙写和重塑中国作家、中国文学的情感、审美与生命世界。”在实现“移情”和“共情”以后,学生开始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置身于中国古代作家生活的时代环境中,文学作品才真正地被解读和吸收,过去的情感和故事才真正“活”了起来。这些文学作品饱含人生的哲理和动人的情感,连接和沟通了过去和现在。在经典作品的故事基础之上以“古”创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改编和续写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才能够创造出传统文学的新价值,“重塑”经典文学作品在当代的新生命。

改编和续写古代的文学作品,以李白的《长干行》为例。《长干行》是一首以女子的视角、以“妾”为第一人称娓娓道来的感情故事,也是“青梅竹马”的出处。“青梅竹马”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却鲜有人能道出它的来历。起初文本导入时学生普遍对作品感到新奇,但很快就被代入到这个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主人公与一同长大的玩伴年少新婚,从开始的陌生和胆怯到婚后的快乐和誓守,从友情到爱情最后化为亲情,从等候心爱人的期盼和担心到韶华逝去、归期无望的痛苦哀伤,主人公在内心深处依然相信心爱人最终会寄书归来,早已年迈的“她”依然像个雀跃的小女孩要风雨无阻地迎他回家。篇幅虽然不长却充满生活感和画面感,有很多触人心弦的心理活动描写,很多学生在诗句的片段和细节上显然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整首诗讲解结束以后所有人沉浸其中。在达到了良好的“共情”效果以后,学生改编出了一些有质量的《长干行》故事。在改编的风格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改编的故事更多贴近《长干行》诗歌的原文翻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偏重叙述作品开篇的童年时光,而新闻学和影视学专业的学生在改编作品时想法更为大胆创新,基本脱离文本进行合理虚构,续写了丈夫在外经商的波折经历和夫妻团聚以后的场景,还有学生把两人的故事放在了现代都市生活之中。

除了两情相悦的常见题材外,还有很多像诗经中的《卫风·氓》、乐府诗的《白头吟》和《有所思》这样的题材,展现了古代女性在追求爱情时的自主自尊和面对变心时的洒脱决绝。“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爱憎分明、性格刚烈的女子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典型故事对今天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仍然具有借鉴意义,若要爱人先要自爱,很多学生在改编和续写这些故事时表现了对现代女性如何保持理性和独立的思考。

故事是世界永恒的语言,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古代文学作品的题材类型丰富,包罗历史、政治、农事、战争、行旅、情感等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今天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依据和资源宝库。情感类的文学作品中数量较多、也最具代表性的是婚恋诗,优秀的婚恋诗作品既有两性倾慕、相思相守的纯真热烈,也有自主抗争、断情明志的个性意志。在课程实践中学生改编和续写情感类作品的故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收获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案例。

高校作为传承和创新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古代文学的课程应当“关注古代文学的审美世界与当代精神生活的传承关系,关注它们为当代人与当代生活提供怎样的精神滋养与文化资源。只有这样,古代文学研究才能接地气,才能走出古代文学只是古代文学研究者的文学研究这个单一化格局”。通过改编、续写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故事,以“古”创新,“重塑”经典文学作品的新生命,才能让古代文学与当代生活融会起来,才能让大学生参与到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创作与创新之中,把‘古代的文学现象创造性的转化为‘当代的思想资源,使古代文学在重塑经典故事中获得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3版.

[2]康震.弘扬传统,创新话语,贡献智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文学评论,2016年第6期.

[3]李聪聪.古典诗词“共情式”阅读与教学.文教资料,2018年第29期.

[4]孙玉安.中文专业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法初探.文学教育,2016年8月.

[5]孔凡龙.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5月.

[6]张永华.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模式.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