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语文课堂“生活化”点缀例谈
杂志文章正文
语文课堂“生活化”点缀例谈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0        返回列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语文课堂主要是跟语言文字打交道的,要让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生活能够为语文课堂服务,我们应该挖掘生活中与语言文字最密切、最关联的因素,如大众传媒、流行文化和生活常识等等。如果我们围绕着这些,去思考它们当中包含的语文因素,让生活化的东西点缀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异彩纷呈了。

一、合理选择传媒信息

网络、电视是农村孩子最喜欢的传媒工具,甚至曾经有人呼呼,别让网络、电视夺走孩子们的生活。假使我们利用好这个矛盾,认清现实,因势利导,那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虽然只有半小时,但纵横捭阖,文武兼具,信息量十分丰富。如讲《海燕》时,我们讲俄罗斯巨变;讲新闻和消息一类的体裁时,我们甚至就可以直接讲《新闻联播》。

地方媒体也是语文教学的活水,它承载着学生从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信息,是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在教学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最合适了。地方媒体既有对现实的解剖,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既有民俗风情的介绍,也有劳动模范的礼赞。将本土传媒中与《社戏》《庆祝旧历元旦》《春酒》《安塞腰鼓》相似的材料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更可以让孩子明白乡土乡情。

二、适当引入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对学生来讲,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力,若是我们将其进行筛选,将其中的可取之处引到课堂上来,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大增。

教学衬托手法时,我们引用《神雕侠侣》的内容:“杨过日日在海潮之中练剑,日夕如是,寒暑不间。木剑击利之声越练越响,到后来竟有轰轰之声,响了数月,剑声却渐渐轻了,终于寂然无声……”本段文字用声音的变化来衬托剑术的高超。所选文字来自武侠小说,但同样能帮同学们理解衬托这种手法。学生显得非常兴奋,觉得这样的问题很亲切。教学顶真手法,我们引用《电视书场》栏目主题歌”盘古开天地,地久天长,长话短说,说古到今,今古奇观,看电视书场”。受此启发,许多同学找出了歌曲:“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还有的举出《山不转水转》《山上有座庙》等,学生一兴奋,枯燥的修辞讲解就轻松了许多。

三、相机运用生活常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中,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層面的几个要求都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常理。语文教学中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挖掘文章主题的时候,能起到醍醐灌顶,水到渠成的效果。

《曹刿论战》的教学中,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求见鲁庄公,这可以从“爱国”因素找原因。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学生就不能理解了。我们适时点拨“公正是属于社会的范畴”,社会公平与否决定了社会的民心向背,民心的向背又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这样去理解文章就容易多了。又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文章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景仰、爱戴、赞美,我们从“友善”入手,剖析文章,设问“为什么萧红会如此尊敬和崇拜鲁迅先生?”,学生结合“夜谈”和“饮食喜好”两个片段,自然会总结出先生的待人体贴、简朴、好客的特点。如此,既理解了文章,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人际交往的认识。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与生活同在,把学生关在教室中,局限在课本里,必然会远离实践,一定要打开生活的大门。大自然及社会生活中的事事物物,直接间接地作用于学生感官,这种开放式的储存信息,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把这些引入课堂,也间接地指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看生活。

语文课堂应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东西。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仅是纯粹的解读文学作品的象牙塔,不仅是文道统一的思想教育阵地,不仅是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的训练场所,不仅是人文渲染的舞台,而是显得更生活化了,更接地气了。

刘志军,江苏海安市李堡镇丁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