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杂志文章正文
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1        返回列表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一、阅读教学的理念

夸美纽斯曾指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知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从而激发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初中阶段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总之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不可以仅凭自己的理解,以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而应该让每一个阅读的主体扮演“体验者”的角色,老师则做一个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引路人。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概念

体验是由于外界的事物或情境所引起的内在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的唤起,是“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一种理想境界。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体验式阅读教学属于一种阅读体验,具有“阅读中的体验”和“体验中的阅读”两层含义。前者以阅读为手段,以体验为目的,后者以体验为手段,以阅读为目的,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丰富个体的直接经验或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思维发展,实现人的成长。所以体验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形成独特的生活体验,并以此构建知识。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充分发挥阅读者的主体能动性,使阅读者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体验阅读的起点。

整体感知文本是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心灵的突破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读通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让学生将全篇课文作为一个知觉整体去感知,从而获得一个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琅琅上口。然而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阅读,在通读课文上或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或采用快速跳读的方式,蜻蜓点水,使学生对课文没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一篇文章写些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要求学生去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呢?因此,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一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主要内容。如笔者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作如下教学安排:1.学生听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3.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简要的点评。这三个朗读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一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说说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范读并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4.全班交流本文所寫的主要内容。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本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同时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由物及人升华主旨,告诉读者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全文,理清思路,明确本文从赏花感受人生的美好热烈,到忆花联想到人生的生死挫折,再到悟花领悟到生命永恒意义的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使他们对课文的结构、内容、主要思想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深入体验文章的主要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体验阅读的基本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是欣赏一篇文章先要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只有调定准了,才能进一步准确地读、品、析,以深入体验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领会文章的内涵。如《地下森林断想》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情感波澜起伏,意蕴含蓄丰富。在教学时应该紧紧抓住作者对地下森林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和对峡谷的景仰之情这一感情的主线进行教学设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赏奇景、知环境、悟品质、抒感受四个板块。赏奇景环节通过饱含赞美之情的配乐范读课文(22-25)段,将学生的情感引入文本,感受作者对地下森林雄伟壮丽、五彩缤纷、愉悦自豪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知环境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地下森林的生长环境,进而去感受如此壮丽、灿烂、自豪的生命,却是在阳光吝啬、幽暗、深坑、岩险、光颓颓的峡谷中长成,与知环境部分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激发起学生心中强烈的震撼;悟品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地、大声地、有感情地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去体会地下森林那顽强不屈、无私奉献、深沉坚忍、谦卑坚持的品质;感受环节是通过介绍作者不凡的经历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更深层次地对话,并从中领悟到顽强不屈、坚持以对的生活态度,充分理解作者的情感,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道:“在黑暗中的沉默,是为了终有一天能见到光明,如果世界遗忘了你,也不要放弃,要自己给自己鼓励,勇敢地坚持下去。”这样的发言无疑是建立在充分把握作者情感基调的基础上,从而产生的独特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三)引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找准体验阅读的触发点。

深入体验文本离不开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将作者的情感和阅读主体的体验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拓展教学的空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设置能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触发点”,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提供舞台。如《地下森林断想》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赏奇景,充分省略地下森林雄伟壮丽、五彩缤纷、充满生命力的特点,再引导学生知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环境的幽暗和恶劣,两者的对比中,学生感受到地下森林如此壮丽、灿烂、自豪的生命,却是在阳光吝啬、幽暗、深坑、岩险、光颓颓的峡谷中长成,教师紧紧抓住这一阅读的触发点,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震撼,从而引起学生对地下森林成长历史的联想与想象,想要去探究“地下森林究竟是怎样的品质才能支持着它忍受黑暗去追求光明呢?”带着这样的联想与想象,学生再深入品读文章的第13-20段,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去朗读,并寻找触到自己心灵的句子。在课堂交流环节,“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韧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等句子学生一一作了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学生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都能深入文本的核心内涵所在。

(四)激发学生的思维,巧设体验阅读的疑问点。

“设疑”是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主要方式,教师要通过研究文本,把有价值的问题带到课堂情境中去,让学生去讨论,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深入体验文章的情感,在体验中不断提出问题,并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思考和探索中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1.从课文的题目处设疑。文章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精辟提炼,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曲径通幽的钥匙。引导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启发学生通过题目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能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密切了课文题目与内容的联系,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有效质疑的能力。例如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设疑:①罗布泊应该是一片荒漠,为什么被称之为仙湖呢?②既然是仙湖,为什么会消逝呢?③它是怎样消逝的?这三个问题的提出,不仅激起了学生渴望深入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的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

2.从课文的疑难处设疑。疑难处是指学生难以理解或看似矛盾或结构复杂的字词句,但这往往是文章含义深刻的中心所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如八年级上册《蜡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该句,于是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1.“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这一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的作用?2.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什么会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花烛,点燃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无疑会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从迷惑中一步一步走向明朗,从浅薄走向深该,直到充分理解全文的主旨,即表现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由此可见,在疑难处设疑是理解文章主旨的有效的方法。

3.从内容的关键处设疑。所谓内容的关键处是指对全文起到总起作用或概括中心的句子,这些句子是理解课文的钥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文本的关键句子进行设疑,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时,引导学生把握文中的中心句“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进行设疑,学生把握住这一句中的关键词语“无论哪个点”“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引发思考,从而带着要去寻找完美图画的目的阅读下文,纷纷找出答案:从建筑的角度、从假山池沼配合的角度、从修剪修剪树木的角度、从花墙和廊子配合的角度、从每一个角落及门和窗的角度等进行说明的,这样不仅帮助帮助学生理清了本文的结构,更好地理解了文本,也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蘇州园林的总的特点。

4.从内容的对比处设疑。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的内容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如鲁迅《故乡》中闰土形象的前后对比及同样是鲁迅先生笔下人物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而这种对比恰恰是作者的匠心之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对比处设疑,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使学生在对比内容的分析后,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片断以及第二次出场的片断,在让学生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质疑。有学生这样提到:孔乙己的第一次出场时,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穿的虽然是一件又脏又破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而事隔不多久,文中写到他的第二次出场,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了,穿着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断断续续了。为什么孔乙己在时隔不久的两次出场会变会如此不同?脸为什么一下子会变得黑而且瘦?又为什么会盘着两腿?而他身边的人为什么会漠视他这么巨大的变化,仍旧以他的伤疤作为他们取笑的乐子?从中又反应出那时代人们怎样的特点?这样通过对孔乙己两次出场的对比,不仅让学生的理清了全文的思路,对整篇课文也有了很深入的理解。

(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找准体验阅读的支撑点。

体验式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之外,还需要一基本的阅读方法作为支撑。比如通过朗读,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撞击,从而促成两者思想情感的共鸣与交融。像《地下森林断想》这样语言优美的文章,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传情、悟情。笔者在教学此文时重视多样化的朗读,有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激发学生情感的,有让学生齐读感悟的,有默读体会的,也有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个性化的朗读,在个性的解读文本中,教师引导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读,全班交流读,共同品读,这样的朗读不仅仅是体现了读的多种形式,更是一种读书质量的提高,从朗读到美读再到品读,都有不同的意蕴在朗读中流淌,使学生深入文本情境之中,深刻品味文本内涵,从而享受到阅读的独特感受。

体验阅读教学充发挥了阅读者的主体能动性,使阅读者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体验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主阅读,并抒发自己独特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切不可越俎代庖,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

参考书目:

[1]胡金海.问题的生成与文本的解读.2008.10.

[2]王荣生.教学内容的确定.2011.12.

[3]浅谈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http://www.3edu.net/lw/9/lw_6374.html

杨国芬,浙江海宁市南苑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