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深思慎取,明理笃行
杂志文章正文
深思慎取,明理笃行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陈清华

应邀到广东省梅州市丰顺中学执教高中语文思维教学示范课,教学内容《游褒禅山记》由丰顺中学语文组科老师指定。代表广州市到400余公里外的县城一中上一堂课文被指定、学情全不知、老师很期待的文言文阅读思维教学展示课是有着一定挑战性的。慎思之后,我确立了四个教学目标:1.读懂内容,积累语言;2.理清结构,赏析写法;3.参透哲理,不易远志;4.深思慎取,明理笃行。

科学明确的目标可以保证教学“有谱”,除了“有谱”,一堂示范课还必须“有趣”,让学生尽享语文之美。慎思之后,我在激发学习热情、评价语言选择和引领学生思维等方面,对困难做了充分的预设,力求语文课堂有温度、有情趣。

“有得”,是衡量优质课堂的重要维度,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参数就是学生的学习变化。慎思之后,我认为这堂课应该让学生在“语言积累”“写法借鉴”和“明理笃行”三个层面上“有得”。在思维引领方面,我设计了“古人之得”“荆公之得”和“少年之得”三个层次,由文而人,由古及今,由人到己,这样,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便可以渐入佳境。

一篇经典文章的教学离不开精要独到的归纳概括,慎思之后,我拟以“五个一”归结文本:一次半途而废的游历(悔),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训(思),一条真切而深刻的哲理(得),一颗孤独而勇敢的心灵(志),一位政治家兼善天下的理想和事不避难的情怀(行)。

尽管只是一次送课,作为一名心怀热爱的语文老师,在结课时,也要送上发乎本心的期盼之言。

【教学目标】

1.读懂内容——积累语言

2.理清结构——赏析写法

3.参透哲理——不易远志

4.深思慎取——明理笃行

【课堂实录】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师:今天我们学习哪一课?

生:《游褒禅山记》。

师:老师特别想提请大家注意,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游记。

师:王安石是哪里人呀?

生:江西临川人。

师:褒禅山在哪里啊?

生:安徽含山。

师:安徽含山。老师家在安徽,也去过褒禅山,今天咱们学校给了我这篇课文,自己突然感觉到广东、安徽、江西被一篇游记给连在了一起。大家认为这堂课咱们该干哪几件事啊?

(生短暂沉默)

师:你们大声说,我都听得到,放松,放松。

生:(学生稀疏而小声地回答)了解作者。

师:了解作者?没问题,肯定的,我们之前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生:背景。

师:是不是想到了知人论世?

生:字音。

师:你们说,我都听着呢。

生:注释。

师:好,这些你们都做过了吗?

生:做过了。

师:我是说现在这堂课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生沉默)

师:好吧,我不难为大家了。这堂课我们重点做三件事(PPT展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

(学生大声读学习目标)

1.读懂内容——积累语言

2.理清结构——赏析写法

3.参透哲理——不易远志

4.深思慎取——明理笃行

二、读懂内容,积累语言

师:读懂内容,大家现在读懂了吗?

(生稀疏回应)

师:好!现在我给大家提两个要求:这堂课无论是我讲课还是我们同学回答问题,希望大家不管你在什么位置,你的身体都转一转,对准那个讲话的人,好不好?还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包括我,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所有同学应该给他鼓励,鼓励的方式肯定是根据情况来的对吧?現在大家按照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篇课文快速地读一遍。读完之后,我要请你做两件事:第一,说说这篇课文的结构;第二,谈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现在开始!

(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并提醒应当放声朗读。学生提高音量朗读课文时,老师热情鼓励)

师:好!我刚才看到我们班绝大多数的同学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做了标记,我为我们同学能这样学习语文,感到很欣慰、很高兴。那我们先看一下课后练习第四题:理解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含义,并分析这些词在各句中的作用。

第一个是“其”:“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句里面有三个“其”字,谁来回答?不用举手,站起来机会就是你的!

(生纹丝不动)

师:哪位同学是这堂课的第一个勇敢者呢?

(生仍不动)

师:语文科代表在哪?你是咱们班语文学习的带头人?你应该是我们语文课最美的代表,请你来说。

(科代表回答,老师肯定,并强调“而予亦悔其随之”中“其”字的意义)

师:我再问第二个问题:“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舍”字怎么理解?

(无学生主动起来回答问题)

师:还让我点名吗?不好点啊,不可能有十个八个科代表吧。(目光巡视后)好!这个女孩子,你的微笑告诉我,你要回答问题。

生:(学生站起来回答)筑舍定居。

师:人教版的解释是“在那里建房子”,你们认为可以吗?

(生稀疏回答)

师:现在建房子都是住的,不是炒的,何况一千多年前的房子,肯定不是用来炒的对吧?所以两个都可以。我们继续看问题:第二段里有“与四人拥火以入”的内容,为什么不交代清楚哪四个人呢?

生:(大声回答)在后面交代了。

师:为什么在后面交代,知道吗?

(生沉默)

师:这是古人写游记的体例。

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请看第三段:“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这一句话前面的“之”怎么理解?大声说,你们肯定能够讲出来的!

(学生大声回答,老师肯定)

师:好!我们班表现很不错。还有一个问题:第五段“长乐王回深父”中的“父”字可以用哪个字替代?

(学生齐答)

师:最后一个问题:读一读最后一段那一句。

(学生齐读)

师:我发给大家的资料告诉你,作者是几月份游的褒禅山?

(生回答)

师:他是四月游的,七月记的,中间相隔了三个月左右,好,请先记住这个信息。

三、理清结构,赏析写法

师:这篇文章分几部分?

生:三部分。

师:第一部分写什么?

生:写游褒禅山。

师:写游褒禅山,是记游。那第三、四段是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生:议论。

师:议论什么?

生:提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师:好,剩下的两段是第三部分,按游记的体例写同游者和作记时间。

(PPT展示结构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6)补叙同游者,注明时间作者。

师:文章的中心句找出来了吗?

(生回答错误)

师:中心句要到文章的议论部分去找,请在第三段和第四段各找一句。

(学生看书)

师:那么第三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它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学生继续看书)

生:古人之观于山川、草地……

师:很好,这是古人之得。

(板书:古人之得)

师:但这句话不是作者的观点,那作者之得是哪一句啊?

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师:没错,就是这句话,这是作者之得,也可以叫荆公之得。

(板书:荆公之得)

师:那第四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师:很好,异口同声啊!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第一段。

(PPT展示内容)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

师:四个方面,每一个横线处添一个字。

生:名,寺,洞,碑。

师:课上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渐入佳境。我希望接下来大家有更精彩的表现。在课堂上你应该更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自己的收获应该自信地讲出来,因为跟大家分享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情。

师:这一段特别提到仆碑上的文字,可不可以把它去掉呢?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一段是后面发出议论的根据。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因为后面还有议论,没有这个作基础,后面第四段就无法议论了。这个问题简单不简单?

生:简单!

师:你们会问老师,为什么会提这么简单的问题啊?其实不是问题简单,而是你们学得投入了。那第二段也一样简单。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请找出来。

(学生看书找答案)

师:你们说吧,我喜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生:前洞——后洞。

师:好!接着说!

师: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记游者甚少。

师:这地方的“记游”是什么意思?看注释。

生:题字留念。

师:今天还可以题字留念吗?今天不允许了。现在叫涂鸦,是不可以的。我们游山玩水,有人想涂个鸦、留个名,看来古已有之,但是古人不是乱涂的,而是写下一些诗词、流传下来许多书法作品,那是文化瑰宝。你想让你的那些涂鸦升格为艺术品吗?把语文学好,当你成为顶尖的学者、诗人的时候,请你写你还不一定写呢!

师:我们继续看对比。

(PPT展示对比项)

师:这次游山,作者尽兴了吗?

生:没有。

师:那能不能想到一个成语来概括?

生:(大声齐答)半途而废。

师:很好!我们可以说王安石的这次游山,就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历。他出洞后又很后悔,所以我们可以概括为“悔”。

[板书:一次半途而废的游历(悔)]

师: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生:為下面的议论做铺垫。

师:那古人为何往往有得呢?用原句回答。

生: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师:一个是深,“无不在”是广,刚才我让大家看了,作者是四月份游的山,七月份写的记,由此可见作者求思不仅在深在广,而且时间跨度也很大。

(学生表示赞同)

师:在现实中,“夷以近”与“险以远”两种情形的结果如何?

(学生齐答)

师:好,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那么,要想见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哪些条件?

生:有志、有力、有物。

师:在作者看来,哪个更重要?

生:志。

师: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作者在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说明他汲取了教训,我们可否用“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训”来概括呢?请同学们替老师找一个词来归结他的教训。

生:感。

生:悟。

师:大胆说,大声说,大家可以到课文里面找。

生:思。

[板书: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训(思)]

师:思考过后作者得到了一句哲理。

[板书:一句真切而深刻的哲理(得)]

师:接下来我们赏析第四段,此段文字哪些地方体现了与第一段的照应?此段借仆碑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慨?

(生争相回答)

师:最后一段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算哲理吗?

生:算。

师:是算,但是和这句(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训)相比,它便处在次要的位置上。这两天我都在思考,到底是要一句还是两句来概括呢?最后我想还是一句吧!为什么?我认为这一句话是方向性的问题(板书:方向),而“深思而慎取”是方法的问题。今天,我告诉大家,在我们的学习、人生的前进过程中,方向应该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了正确的方向,你肯定会找寻到比较适合的、恰當的方法来帮助你抵达梦想之巅。今天的语文课上,我要告诉大家“方向第一”这一原则,方法在方向面前,常常处在一个次要的位置。我的见解不一定正确,我们还可以再探讨。

师:至此,请大家归纳一下这篇游记的写作特点。

(生纷纷抢答,师颔首微笑)

(PPT展示)

1.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前后照应。

四、参透哲理,不易远志

师: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讨论一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和大家一起走。来,交流一下,然后回答问题。

(PPT展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

深思有得: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刻感触。谈谈你的理解。

师: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你的笑容好灿烂!

生:(答略)

师:今天,我们班的男孩子们还没回答问题呢!我绝对不会遗忘你们的。(问一男同学)你说谁来?

生:我来!

师:男孩子就应该有责任担当意识啊!

生:(答略)

师:(拍拍男同学肩膀)你这句话应该说给中国足球队!——他们好像从来都不后悔,但他们最应该尽吾志!

(学生笑)

师:刚才两个同学的答案互相补充,配合得很默契!我们看黑板,刚才说了一个是古人之得,一个是荆公之得,那还少了谁人之得?

生:后人。

师:谁是后人?

生:我。

生:老师。

师:老师!你们呢?你们更是后人!来,拿起笔来,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收获,100字以上,要有观点句、支撑句、结论句。比如说:我很喜欢我们这个班同学,这是我的观点。为什么喜欢呢?一是因为你们年轻,跟你们在一起,我也觉得自己很年轻;二是因为上语文课你们表现得很优秀,让我感觉到很快乐。结论是我还想跟你们继续上语文课。明白这结构吗?

生:明白。

师:好,开始动笔,要尽量多写。一个语文老师最大的智慧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拿起笔来。会学习的孩子就应该积极动口、动脑、动笔。

(师板书)

1.古人之得 2.荆公之得 3.少年之得

教师巡视,及时鼓励:这位同学思维敏捷,都写了那么多字了。

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生回答,师微笑鼓励、肯定。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参透了本文的哲理,有了“尽吾志”的热情和勇气,希望大家在遇到坎坷和打击时,不要拿“可以无悔”为借口,在前行和登攀的过程中要做到坚守本心,不易远志。

五、深思慎取,明理笃行

师:有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课可以让我们既赢得分数,又拥有诗和远方。那我们继续阅读思考,这篇课文和一般的游记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柳宗元《小石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

(出示PPT)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

柳宗元(773—819),唐代河东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欧阳修全集》)

生争相回答,师充分肯定。

师:这是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的简介,我们应该从中有所发现,大家看,相比之下王安石的介绍多了什么内容?

生:政治家。

师:王安石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文学家。列宁对他有高度的评价,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一生力图济苍生,救社稷,经学济世,因而本文也是政治家借游记抒发的“别样情怀”,而不仅仅是“叹人生”。那么,我让大家看一下他写这篇游记前后某段时间的简谱,看他这段时间在做些什么事情?

(学生浏览)

师:他写《游褒禅山记》的时候,只有33岁,几年后他领导了变法,而变法也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在政治上可谓是毁誉参半,但是在文学上,对他的评价多是褒扬。

(PPT展示:关于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师:大家知道“三不足”吗?

生:不知道。

师:有人认为这三句话是王安石说的,老师看了很多资料,王安石就没说过这话,也有人说这是司马光强加给王安石的一个罪名。所以我把两个都列出来了。

我们看这是人们对王安石的评价(PPT展示),有赞美的,也有往死里骂的,连苏轼都称王安石为妖人。特别是在南宋,甚至说北宋亡国就跟他的改革有关,他背负了很多的骂名。但新中国成立之后,对王安石的评价几乎都是正面的,如列宁和毛泽东的评价。

那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啊?

生:批判思维,深思慎取,客观公正评价古人。

师:(出示PPT)2018年2月1日,習近平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时,引用了两句诗,一句是“莫畏浮云遮望眼”,一句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前一句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

(展示《望岳》)

师:我来问大家,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应该在泰山的哪个位置?

生:山顶。

师:在山顶还“会当凌绝顶”啊?会当,就是应当、须当的意思。

PPT展示作业:背诵文章第三段;阅读梁启超著《王安石传》。

师:最后,我们概括一下这节课的要点。

(PPT展示,生齐读)

一次半途而废的游历(悔)

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训(思)

一条真切而深刻的哲理(得)

一颗孤独而勇敢的心灵(志)

一位政治家兼善天下的理想和事不避难的情怀(行)

师: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叔本华的一句话:人生要么平庸,要么孤独。

师:板书的这些话是我自己写出来的。今天凌晨两点,我突然想起了“一颗孤独而勇敢的心灵”这句话;今天早上六点,我又想起了“一位政治家兼善天下的理想和事不避难的情怀”这句话。到了明天,老师可能还会有新的思考,因为我也在深思而慎取。王安石有一颗孤独而勇敢的心灵,他义不逃责,积极变法,深思慎取,敢于践行,他那政治家兼善天下的理想和事不避难的情怀令人景仰。

六、朗读寄语,心怀热望

PPT展示寄语:读书,内省,表达,人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我们志在星辰大海,也要走好荒漠高原。惟愿语文在我们心魂深处辟一方领地,那里天朗气清,山幽水静,桂馥兰香,鸟鸣风吟,澄澈空灵,堪诗堪画。

师:这是老师的寄语,大家读一读好吗!

(生激情朗读)

师:咱们读最后一遍,尽量读得美一些、陶醉一些。期待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更加热爱语文,尽情享受语文带来的无限快乐,做一个眼里有泪水,脸上有阳光,心中有敬畏,脚下有力量的人!

生:齐读。

师:下课,谢谢大家!

【课后反思】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异地送课,很想带给观课的数十位专家、同仁一点新的气息,以激发思考,激起碰撞。设计教学目标、架构教学流程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自己力求以积累语言为基础,以了解课文结构、鉴赏写作手法为抓手,将重点落在“参透哲理,不易远志”上,旨在引领学生深思慎取,明理笃行,可以“尽志”而“无悔”。在教学过程之中,同学们思维积极,渐入佳境,悟到了课文之理,享受了语文之乐。课后,观课的几十位老师自发留下交流探讨,竟然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对教学研究的渴望和真挚的教育情怀令人敬佩。可见每一节示范课、观摩课都务必要精心打磨、倾心施教。

一堂课,应该给听者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 “四月游览,七月写文”“三得”“五个一”“王安石首先是一位政治家”“人生要么平庸,要么孤独”“参透哲理,不易远志”“深思慎取,明理笃行”等等,皆是一颗颗的珠子,给课堂平添了光亮。

这堂课,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教课文”和“用课文教”是完全不同的教学行为,没有对文本的深入阅读、深刻思考与独到理解,没有醉心语文、热爱生活和拥抱生命的情怀,一个语文老师就很难享受到文字流淌出来的哲思和韵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