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理法积累与语文能力培养
杂志文章正文
理法积累与语文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1        返回列表

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所以语文学习的实质读是这i维学习目标的获得和转化,从而导致个体内在的能力及外在的听说凑写的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这三维目标中,除了知识,其它方面的学习与能力有无关系呢?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知识”中的文章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劳动生产等知识和与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军事等其它学科有关的知识,它们虽与语文学习中篇章和话语的理解表达有关,但实际上不是“语文”学习的本身而语文理法知识包括字词句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文章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知识等,虽然在学生学习的早期以记忆和意义建构的形式习得,但最终都要转化成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写作和语交际的能力,变成语文能力的组成部分,所以,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能力的本质就是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换句话说,语文能力本身就包含着语文知识及语文知识的运用。

叶圣陶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义偏向一面,丢开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从叶老的话不难看出,对于内容理法的讨究与吟咏我们要一并用功,不能有所废弃,因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作品中所描写塑造的人物、描绘或说明的事物和景物、叙述的事件、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等是赞同还是反对、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是建立在对理法知识的积累与理解基础之上的,与语文能力密切相关,且与语文认知结合起来构成听说渎写能力。

理法知识不仅本身是阅读的手段,是学生白读自悟的背景和前提,而且可以成为“自悟”的一种助动力。掌握语文理法知,识并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但“悟”并不排斥对理法知识的学习。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悟”是以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为背景的。作为背景的知识,不只是孤立的,还是与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一方面,词语、段落结构、语法、逻辑、文体、句式、句型等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运用这些知识有助于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简明、连贯;文学表现、鉴赏、文体知识等有助于培养言语的情趣感。运用这些知识,有助于解决阅读和写作中的问题,能起到具体指导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作用。所以上述知识对学生把握形象、领悟情感、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形成语文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能否顺利阅读,走近文本,语音、丈字、词汇、修辞、逻辑、文章、文学等方面的理法知识的多寡,往往决定“悟”的深浅和水平;另一方面,在“悟”的过程中,学生又会从文本中学到新的理法知识,这些知识的积淀,可以成为后续学习的知识背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大量鲜活的词汇还需要继续积累,易混易错的常用字词还需要我们继续引导学生去辨别分析诸如字的音形义、词的词性词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短语的类型特点;熟悉用来区分关系的关联词、病句的修改、各类文体知识、各种文学常识等。

语文学习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自.日的的获得这种能力的活动,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深厚的、明确的语文理法知识的积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法知识的积累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所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理法知识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时间长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隐性作用和长效作用就会凸显出来,它会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活动巾有所“得”,练习也就会举重若轻,大受裨益了

然而,重视理法知识的积累并不代表一味的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因为新课标提H{,对理法知识的学习要求并不高,只要学生能“了解”即可,不注重理法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探索方式方法,有待我们老师深入探究,合理规划。我们首先要牢记对这些理法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必须贯彻“精要、好懂、有用、了解”的原则,可以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领悟、言语实践互相渗透,或者在充分的”悟”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概括和提炼,绝不可将这些知识从课文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进行传授理法知识积累的方法有很多途径,但殊途同归,都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言语实践能力。

孙迎辉,刘洪栋,教师,现居山东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