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信息媒体与语文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信息媒体与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2        返回列表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觉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旨在探讨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影响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预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设计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种探新觅胜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迅速地把学生带人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情境之中。一个正常少年,没有不爱玩的,孩子要象成人一样,用理智控制自己和约束自己去努力发奋读书,那是不易做到的。只有采用具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声、文、图并茂的视听材料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达到巩同知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要利用信息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气氛。学生陶醉在这种气氛中,再开始读,比教师干巴巴的范读或领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信息媒体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1.拓展教学内容,优化信息输入输i{范嗣和途径。课本作为传统教学中使用的唯一教材,虽然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但是一则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二则只凭视觉输入信息的单一途径也不利信息的长期保持。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计算机等电教媒体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利于信息的长期保持,使学生能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较快的形成技能。而且校园网、地区网、Internet网更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信息库,这大量的信息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比如古诗词的意境等),如果单凭教师口头讲解,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却又因学生感到乏味而收效甚微。恰当的运用电教媒体就能把直接形象与抽象文字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使他们从丰富的感性认识中获得事物的表象,再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突学生主体作用,优化师生关系。电教媒体的应用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首先各种电教媒体具有形象化、多样化的特点,能很好地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就具备了诱发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观条件。其次,各种电教媒体具有内容丰富、交互方便的特点,这些都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教师只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这些主观条件和物质条件就一定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地发挥主体作用,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媒体在写作课中的具体应用

写作是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技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是学生对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而每周的作文指导课,尽管教师针对写作要求,进行了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仍然是“无话可说”。CAI资料,有助于培养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录音及课件等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创造观察的最佳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与平时亲自经历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打开学生的感官的窗户、思维的闸门,学生写起相关作文就会得心应手。

四,使用信息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先进的电教媒体为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注人了生机与活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少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引起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注意。

1.要善于把握和调控学生的心理,避免滥用电教媒体的现象。语文教师在应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时,也要遵循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调整学生的状态。及时对电教内容的难易程度、数量、速度作出适当的凋整,使绝大多数学生易于接受。

2.注意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突然停电,电教媒体无法正常使用;电教媒体发生故障等,教师需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教师事先也要考虑周密,有所准备,以便随机应变。

周世科,教师,现居湖北郧县。